楚王長子順利出世,楚王府文武之臣自然送上祝福賀儀。主公擁有子嗣,這才是完整的主公。哪怕這個孩子不是嫡子,但只要是個帶把子的,這就足夠了。

杜如晦、薛收、謝叔方、段志玄幾人格外開心,鬧著要李智雲請客吃飯。這一點,李智雲自然不會拒絕,在平康坊流水席擺了幾十桌,雲陽軍上下將士,都有份。普通計程車兵,李智雲也讓人送去一點小福利。

東宮、秦王府那邊也都有送來祝賀。

宮中的聖人和萬貴妃自然也都派人送來賞賜。萬貴妃那邊在李承靜出世的第二日便得到訊息,更是親自出宮探望孫兒。

長子出世,熱鬧幾日後,李智雲也終於能抽出空,前往他的‘工業基地’視察。

渭河工坊。

作為宇文愷的兒子,宇文儒童可能遺傳不少他老爸在建設上面的天賦,工坊在他的建造下,給李智雲一種工業崛起的感覺。巨大的水車被渭河的水流衝擊轉動,一塊塊隱藏在水底的齒輪緩緩轉動,為工坊帶來‘水力’。

“殿下,水底的齒輪,每月就要更換一次,否則就會被河水腐蝕,有時候也會有水草纏繞在上面,阻撓水車轉動。工匠們還是沒辦法按照您的要求,燒鐵水澆注齒輪。一來是因為木質經受不住鐵水的溫度,二來也是因為高爐溫度不夠,很難將精鐵完全燒成您要的鐵水。”

“另外,水車六十片擋板,二十隻轉輪,在河底經常莫名其妙的折損一半,真正能帶動水車的很少,這也導致水力鍛造錘不能完全利用起來......屬下無能。”

越說,宇文儒童越無力,最後只能認錯。

李智雲一邊視察水車轉動,一邊聽著宇文儒童解釋。

“你的意思是,現在水力的運用還不夠是吧。本王給你那麼多的錢,讓你去做事,你就給本王這個結果?”

“屬下慚愧。”宇文儒童微微臉紅。

李智雲扶額,這尼瑪的叫什麼事兒啊,水車這一塊是他很早就開始搞的專案,水車的齒輪、轉輪、擋板、乃至於麻繩製造原材料,他都寫的非常清楚,讓宇文儒童照葫蘆畫瓢的去製作。

結果就這?

果然,這種跨時代的東西,沒有他親自監督,想要做出效果出來是不可能的。

工部的火油是這樣,渭河工坊的水車也是這樣。

李智雲也沒什麼大野心,沒打算現在就把蒸汽機什麼的搞出來裝逼,他就想改變一下目前的生產力方式。

人力、畜力,這兩樣成本太高,見效又晚,不符合他的預算,想來想去,他打算先把水力搞出來。

水力運用,這是目前最實際,最有可能實現的東西。渭河下游這一段,經常洪澇,用這塊地來帶動水車運轉最合適不過。

不說別的,只要能讓水車全力轉動,運用水力鍛造錘打造甲冑,那速度遠超人力!

工效縮短、人工成本減少、最後等於甲冑成本變少!

人力能比得上源源不絕的水力嗎?

不能!

不說別的,單說鐵礦石的鍛造,人力就要耗費巨大功夫。如果有水力呢,完全可以晝夜打磨,很快弄出精鐵,加快製造速度。

人能舉起多重的鐵錘,水力就能舉起人力幾倍的大鐵錘。

雖然這種水力鍛造錘打造的甲冑有些粗糙,最後還得工匠來修型。但問題是,你要知道,現在唐軍的普通士兵穿的是布甲!

什麼是布甲,全身都是布,胸口一塊鐵片的叫布甲。不是人人都能穿的上明光鎧的!

這種粗糙的板甲如果能打造出來,普通計程車兵也能大規模武裝起來,到時候戰力還不是成倍的飆升。

最關鍵的是,這是水力鍛造錘打造出來的,人力成本少,不需要浪費大量金錢。

水力鍛造錘除了能打造甲冑,還有兵器,甚至在水力錘子下面放個凹槽,就能用來舂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