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商州行軍總管【感謝2019......6113的打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你說說看,長平王什麼地方沒做好?”李淵忙問。
說到底,他還是相信李叔良的,畢竟他是李淵自己點的將。
李智雲整理語言,緩緩說道:“兒臣來時,已經看過朝廷給的南陽戰事細則,發現廬江王的追擊有點問題。長平皇叔襲擊南陽成功之後,廬江王應該立即和長平皇叔商議出兵時間,而不是胡亂的出兵進攻。此戰之所以敗,乃是因為廬江王和長平皇叔沒有在同一時間出兵進攻朱粲,這才給了朱粲逐個擊破的機會。”
“父皇,你也知道,朱粲麾下有二十萬兵馬,就算連番大戰損失下來,他最起碼也有十幾萬兵馬。反觀廬江王和長平皇叔,加起來也不過是五萬兵馬,更何況當時還是分兵。如此一來,南陽之敗也就可以預見。”
聽完後,李淵重重一嘆,“五郎啊,滿朝文武,少有人能及你這般見識啊。”
李智雲謙遜一笑,“兒臣庸碌,實在當不得父皇誇讚。旁人兒臣不知道,但若是二哥在的話,他一定能看出來。”
其實,那番話是李智雲瞎編的。在他和杜如晦看來,李瑗是一個彩筆,李叔良就是另一個彩筆。
李建成則不發一言,微微垂著眼簾。
說起秦王,李淵也甚為贊同。
“既然你知道戰敗原因,現在可有辦法破敵?”
“有。”
“說說看。”
李智雲道:“朱粲雖然擁兵甚重,但他不事生產,不養百姓,竭澤而漁......”
戰爭這種東西,打之前叫廟算,各種資料分析,利弊分析,等到真正打起來,那就看誰夠賊,能直接抓住對方弱點痛打。
是故,李智雲和李淵說了一大堆的道理,總結起來就是;爹,咱們能幹他。
李淵聽完分析,覺得說的有道理,於是他問:“你覺得,多少兵馬能拿下朱粲?”
李智雲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怕是要五萬左右。”
“五萬啊。”李淵抿抿嘴,手指輕輕敲擊著矮几。五萬這個數量並不多,目前老李還是能拿出來的,只是經過李叔良的戰敗,老李不敢再小覷朱粲。
“父皇可是擔心兒臣不足以對付朱粲?”李智雲笑著問。
說實話,老李有這個擔心,畢竟之前李智雲都是給別人打下手的,現在貿然讓他率領主力兵馬對付擁有十幾萬大軍的朱粲,老李還真有些遲疑。
這也算是李淵特有的毛病了,每次遇到大事都沒有斷制。
“自然不是。”李淵嘆道:“只是你長平皇叔身陷囹圄,朕現在也擔心你。”
如果楚王出征再度失敗,那對朝廷的打擊可想而知,對他這個皇帝的聲望打擊可想而知。所以,老李這才顯得有些猶豫。
李智雲認真道:“父皇,兒臣身為父皇的兒子,大唐的楚王,有責任也有義務在大唐為難之時獻出生命。這是兒臣對父皇的孝道,同樣也是兒臣對大唐社稷的心意,還請父皇允准兒臣為大唐效命。”
李淵略微怔仲的看著李智雲,他這個時候才發現,智雲雖然非他嫡出,而且政治鬥爭也顯得很幼稚,但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一向持心公正,從未有過私人之慾。
相比較四子元吉,五子智雲從未給他添過什麼煩惱。
“好,不愧是朕的兒子。”李淵道:“朕任命你為商州行軍總管,率領五萬兵馬前往南陽,救援長平王,以及剿滅賊寇朱粲!”
“兒臣一定不負父皇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