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起身,朝著此時還坐著的拂雲叟和美豔女子,抱拳躬身行了一禮:“拜謝老先生!”

“哈哈哈,無妨,老朽這韶華宴,為的便是與天下有緣人同樂,各位達成了達成心願,老朽也為此發自心底的感到開心。”拂雲叟承了這一禮,然後一臉笑容,淡淡的說道。

不過這時,一名年輕道人卻越眾而出,滿臉歉意的說道:“老先生,家父因有事不能來,所以讓晚輩代為前來,這人參果不宜久放,還請老先生賜予晚輩器物,用來盛放,好讓晚輩能帶回去給家父。”

餘琰看一眼,發現就是那宅院裡的年輕道人,洞悉萬物之能給他打過備註,所以餘琰知道這年輕道人名為宋橋山,是躍愁澗白虎觀的弟子。

白虎觀是子孫廟,師父即觀主,又是火居道士一脈,所以白虎觀也可以看做一個道士家族,但也不會拒絕外姓弟子入觀修行,只要能有出家文牒,交足歲供就行,和寺廟差不多的規矩。

不過,和爛杏寺所不同的是,這白虎觀是有道經的!

白虎伏魔天經。

不入九大道經,但也是名聲在外的至人經之一。

而這宋橋山,不光是白虎觀觀主的嫡長子,還是白虎觀這一代年輕弟子中,修為最高深的,已經將白虎伏魔天經修煉到了第二層。

相當於無月所說的第二境:無垢。

不過這白虎伏魔天經作為白虎觀的獨門道經,除了無垢境典型的體態輕盈,時刻清淨外,顯然還有一些少為人知的玄妙之處。

“觀主之事,老朽已知曉,他不能前來,情有可原。”拂雲叟說罷,便看向那站在一側的寒藤小廝,吩咐道:“還不快去給小友取來瓦罐,好生封好。”

“是,老爺。”那小廝答應著,便連忙退下。

不多時,便有一瓦罐取來,將那哇哇啼哭的屍骨人參果給封藏起來,之後那小廝便眼波如水的將手中瓦罐遞給了宋橋山。

“多謝道兄!”宋橋山連忙致謝。

“小兄弟客氣了,你我有緣,不必如此客氣。”這小廝卻這般說了句。

宋橋山一臉懵,但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便接過了瓦罐,又道了一聲謝,他親眼見到這人參果能使人返回年輕姿態,此時早已經滿心激動了。

他父親是白虎觀唯一的至人,然而卻因為白虎觀的“道靈”含有煞氣,哪怕他父親融合“道靈”成為至人,也是苦不堪言,甚至在煞氣侵蝕之下,才年過四十,就已經如耄耋老者一般了,氣血更是衰敗到了極點,要是沒有這人參果,他父親是命不久矣。

而眼下他宋家青黃不接,他還沒有將白虎伏魔天經修到第三層,無法融合“道靈”,一旦他父親亡故,那麼白虎觀的觀主之位,就會從他宋家轉移走。

日後,這白虎觀就有可能不姓宋了!

所以,這人參果他勢在必得。

餘琰在一邊看著宋橋山,他在猶豫,自己要不要也像宋橋山那樣說上一番,謊稱帶走屍骨人參果去給寺中住持呢?

不過這時,他身邊忽然傳來一個聲音:“大和尚修為深厚,一身佛韻如大日般,想來是用不到這人參果,我有糟糠之妻,我與她恩愛二十載,眼下我恢復少年時,我那妻子卻已人老珠黃,不知我能否將這人參果轉與我?當然,我不是白拿大和尚的東西。我是青崖郡郡守,大和尚你要什麼?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一定竭盡全力去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