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任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虞城郡的趙敦趙太守次日就將親朋好友邀請到府上,將自己獲得了甲上的好訊息公佈了出去,親戚們自然不知道這甲上代表什麼,但依然覺得應該還厲害。
趙太守因為高興就多喝了幾杯,酒後還即興作了一首打油詩,讓整個家庭聚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有的親戚自然就發問了,你這什麼時候能高升啊,眼看都要五十五了,再不抓緊時間可就要退休了。
說到這個,趙太守也是滿心的著急,皇上的聖旨就不能隨著考評一起發下來嗎?
這一日,趙太守如往常一般在值房裡無聊的看著《石頭記》,正看到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他忽然就打了個冷戰,他仔細看了看這裡面的人物叫賈雨村。
還好還好,不是趙敦,可為什麼這情節這麼像?趙太守的後背上還是溼了一片。
要說葫蘆案,趙太守這輩子可是沒少判,可是這個時候的大寧,哪個官員不是如此。
或許官員們看到這一回都會覺得是在影射自己。
“大人……”
“你特麼嚇死我了!”趙太守被長隨的一聲呼喚嚇了一跳。
長隨委屈道:“小的不是故意的,是有要事要通稟。”
趙太守合上書頁,對長隨不耐煩的說:“有話快說有屁快放!”
“外面來了聖旨,您快去接旨吧。”
趙太守一腳踹在那長隨的屁股上,怒道:“費這麼多話,不早點說。”
隨後趙太守便是趕緊整理了整理冠服,與那長隨出了值房往衙門的大堂而去。
大堂前的空地上已經準備好了宣旨的儀仗,十幾名手持金瓜骨朵的大內侍衛分列兩旁,十名開道鑼手手提金鑼,還有若干持角號的號手。
趙太守定睛一看今日宣旨的是位公公,便明白這是大事了。
大寧的慣例,聖旨可以由宮中派出內侍前去宣讀也可由當地官員宣讀,但一般大事急事都是由宮中的內侍親自來宣讀。
“公公,辛苦了!”趙敦對著那太監拱手見禮道。
那太監微微一笑道:“趙太守,你還不認得咱家吧?”
趙太守趕忙問道:“敢問公公貴姓?”
“咱家是太極宮的內侍,姓黃。”
“哎呀,真是失敬失敬,能在太極宮的可都是皇上的紅人啊。”趙敦自然知道太極宮是泰安帝修道的地方,能在那裡當差自然都是泰安帝最為寵信的人。
黃公公也不謙虛,他對趙太守道:“還有一個人呢?怎麼沒來?”
“還有哪位?”趙太守一時摸不著頭腦,這郡府衙門自己就是最高長官了啊。
“朱東志啊,也有他的聖旨。”
“快,速去昌興縣把朱縣丞請來!”趙太守趕忙安排長隨前去送信。
……
此時的朱東志正在袍坊視察工作,如今昌興縣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織機、紡機都飛速轉動,工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車車棉紗運出紡紗廠進入織布廠,一船船布匹從碼頭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