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嶽站起身在房中走了幾步後問道:“大人,這虞城郡每年上繳稅賦是否都有完成?”

趙太守回憶了一下道:“都能完成。”

“那據你所知,大寧其他郡的稅賦是否都能足額完成?”朱庭隆追問道。

“這個嘛,越州有一多半可以完成,荊州一多半可以完成。其他州的郡也就一半能完成。”趙太守顯然是與同僚們有所交流的。

“那好,虞城郡的稅賦是否有過拖延推遲?”

“未曾有過。”

“那單稅賦這一項你就已經比大寧一半的太守要好了,而且你還有加分項。”朱庭隆詭異一笑道。

“加分項?”趙太守疑惑道。

“沒錯。你力主在昌興縣試點公司制度,對昌興縣精準扶貧。”朱庭隆從懷裡拿出來一份財務報告。

“精準扶貧?”趙太守更加懵逼了,他接過朱庭隆手裡的報告翻看了起來。

當他認真看完那幾頁的財務報告,一拍大腿道:“奇蹟!真是奇蹟!”

原來這份報告裡分析了昌興縣這半年來的整體財務狀況。

昌興縣在以前每年上繳稅收約九萬五千兩,屬於小縣水平。

但自從實施公司制度,特別是昌興發展公司的成立,極大的改變了這一現狀。

整個昌興縣各公司前五個月上繳稅收及歸屬縣衙收入達到十八萬兩。

單這一部分已經近乎達到了往年稅收的兩倍。

這些公司還帶動了昌興縣無田百姓的就業,帶來了商業的繁榮。

同時他們積極的納稅態度也影響了傳統的商戶,帶動了商戶的納稅積極性。

這一部分經統計也帶來了大約十萬兩的稅收。

也就是不計算傳統稅收,昌興縣五個月已經完成了以往三年才能完成的稅收。

這放在大寧任何一個縣都屬於極其耀眼的成績。

而朱庭隆將這個成績歸功於趙太守,雖然趙太守並沒有主動的支援這一政策。但是人家也沒反對啊~

趙太守開心道:“好,清嶽,老夫欠你個大大的人情!”

朱庭隆祭出這一招其實是為了自己的老爹,如果趙太守承認了這個成績,並上報到朝廷,那老爹至少也得是主要功臣。

“還沒完呢,大人。”朱庭隆微笑道。

趙太守眉毛一揚笑道:“哦,還有?”

“往年虞城郡進入越州學宮後分級大考最好的成績是?”朱庭隆道。

“我記得就是三層樓,而且一年也就是一個人。”趙太守手指敲打著桌面道。

“那恭喜趙太守,據我所知今年虞城郡有一人登上五層樓,有四人進入了三層樓,為十七年來首次。而且在你治下,昌興縣出了一個孝廉,還有一人獲評中上。”朱庭隆連珠炮似的說了一堆。

當然朱大衙內才不是自誇呢。

趙太守愣了一下,緩緩道:“清嶽啊,你不進官場就太可惜了,你真是天生會搞這些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