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3 雷音寺遺址(第2/2頁)
章節報錯
轉身東望,一條活靈活現的恐龍從峴山向汝河邊的龍村撲來。威武、雄壯,一往無前。蜿蜒盤旋的脊背,粗壯有利的腿臂,微微揚起的巨頭,都是那麼的逼真和神似!
杜琪、萬華都看呆了。
隨後,都不約而同地拍照起了。“對,要拍下來,與親朋好友分享。”
“原來的雷音寺,就在前面的那個村莊到這裡的大片山崗上。古時候從龍村到陽縣城,甚至更遠的嵩州都要從這裡的寺前經過。”阿雲說。
“那麼大的寺院,怎麼都沒有留下來?”萬華提出心裡的疑問。
“古遠的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但在坊間卻有一段關於雷音寺的傳說。”阿雲不慌不忙地說。
“什麼傳說?怎麼沒有聽你說過?快說說。”杜琪說著取出了筆記本,準備記錄。
“這個傳說有點壓抑,很難說得清,是不是歷史的真實。”
相傳古時候,這一帶有三處廟宇供奉人們祭拜神靈,依地理位置分別為上寺、中寺、下寺。此處為上寺(即雷音寺),中寺在廟東村(舊稱天心寺),下寺就是現在的古梁村觀音寺。三寺中上寺已經不復存在,只有中寺殘缺不全,下寺儲存最為完整,或許這就是附近的群眾習慣叫觀音寺為下寺的原因。
上寺的修建年代已無從考證,相傳寺廟建築氣勢宏偉,僅亭閣樓臺就幾百間之多。周圍幾百裡信徒都來此祭拜神靈,香火十分旺盛。從現在本地村民在從事農耕秋播中經常挖出土殘磚爛瓦中,可見一斑。至於它的毀滅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 相傳古時此地歸屬汝州管轄。山坡以下還是浩瀚汝海,一片汪洋,而上寺前邊的路是汝州通往嵩州的唯一道路,附近居民過往州郡,必竟此地。
其時,廟裡主持血氣方剛,遂起了壞心思,命令廟裡和尚不光搶奪過往行人的財物,還擄掠良家婦女,一時怨聲載道。
時逢汝州刺史下來體察民情,經過此地,當地人向刺史訴苦,刺史大怒,派兵圍了寺廟,把和尚們搶奪的財物一一退還與百姓。可派兵尋找多次,就是無法找到和尚們擄掠的眾多良家婦女。刺史悶悶不樂,嘴裡噙著旱菸袋繞寺廟裡轉悠,一袋煙抽完,順手往大殿柱子上磕菸灰,只聽得“咚咚咚”作響,恍然大悟:原來殿裡的柱子是空的。命令士兵把透過柱子藏在地窖裡所有擄掠來的婦女解放了出來!
主持一看大事不妙,早已逃之夭夭。
刺史大怒,下令士兵把附近所有村莊的可燃之物運來將幾百間寺廟圍靠住,一把火燒了這座昔日香火不斷人聲鼎沸的上寺。
刺史看主犯已逃,看著這幫光禿禿的和尚跪在地上,真實又好氣又好笑,就說到:“出家人慈悲為懷,罷了,罷了。”
本想饒了這些和尚,可是執行命令計程車兵以及丟失婦女的家屬憤怒難耐,卻將這些和尚身子活埋在廟前一空曠地,只露出頭顱,找來了犁耙,把這些和尚頭顱給耙了一遍又一遍……
後來經過“青詞宰相“李文定的蒐集,又經吳承恩的再創造,把它寫入了神話小說《西遊記》中。
阿雲長處一口氣,終於說完了雷音寺的傳說。
看著眼前歡快流淌著的山泉,大家都陷入深深的回味中。
歷史無法重演,是非已經無法考證。唯有一口山泉,跨越了歷史的滄桑 ,留了下來。
這股泉水頗為神奇,從不出雷音寺,只在寺內迴圈流淌。即是在最乾旱的年代,這裡的泉水也不曾斷過。而且這裡的泉水清澈甘甜,被譽為“神水”,能治百病,村裡人經常攜桶帶瓢來此地取水回家飲用。
這也許是雷音寺給村民們的饋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