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主任出去約有半個小時,進來兩個中年婦女。年長一點的,稍微有點胖,很有精神的樣子。年輕的有點靦腆,一說話,就臉紅。

“你們是賣被罩的吧?”年長的說。

“是啊。”田老師站起來打招呼。“這是我們的被罩,您看看。”田老師開啟箱子,取出被罩。

“我是包裝車間的,她是灌裝車間的。”說著,兩個人就將被罩攤開來,看圖案,看布料,看做工。

灌裝車間的又將被罩拿到門口處,用指甲揉搓布紋,看是否掰針。

兩人終於放下手中的被罩,倒了杯開水,做到桌前。

“老闆,被罩我們看過了,您打算咋賣?”

田、趙都看向阿雲,阿雲說:“田老師,你和兩位主任說吧。”

“是這樣。咱們不熟悉,其實我也在酒廠多年。到這裡,沒打算掙多少錢,就是借您揚揚名。我們的成本價是41元,給你們按43元,夠我們的路費盤纏算了。”田老師說。

“再降一點,按四十吧。”包裝車間主任說。

“真的不敢再低了,再低我們還要賠錢的。”趙老師說。

“你看,俺來半天了,一塊錢也沒有談下去,回去見了工人,多沒面子啊!”罐裝車間主任說。

“是啊!我也感覺回去沒法說。”包裝車間主任接著說。

田、趙也都沒有話了,都看向阿雲。

阿雲只好發言了:“真的,兩位主任,我們沒有利潤,我們來之前就商量,來這裡就是找熟人,實實在在,不說虛頭,目的是奔著成交來的,既然兩位主任說到這個份上,就賠一元也給你們,就按四十二吧。”

回去的路上,三個人又說起價錢這個事,都感覺自己真得是缺少銷售經驗。早知道這樣,為什麼不要價高一些?讓談價錢的人也有一點成就感。這是教訓啊,當然也是經驗。

“教師節快到了,是不是到各學校跑跑?”趙老師問。

“是呀,這也是一個商機啊!”阿雲說。

“哎,校長。教師節咱學校打算咋辦?”田老師突然問。

“這個事,我還沒有具體考慮呢。我想利用咱有廠的優勢,給同志們做一套服裝?改天活計們商量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