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東夷著手吧。”安臨淵向皇帝請了旨意,帶著1百小五行陣隊員和皇家威儀,輜重部隊,出了皇城,往東而去。

東夷歷史有數萬年,據說祖先跟隨共工從遙遠的東方被大海追趕著,不得不往西邊遷來,最後來到現在的中土。大海停下了追趕的步伐,東夷也定居下來。

東夷在製陶和冶金方面造詣極高,甚至遠超中土。

“這是一群曾經有過輝煌歷史的人群。也許曾經擁有過廣袤無邊富饒豐產的良田。但在大海肆虐之下,不得不放棄他們的家園,西遷而來。”

“共工大神早已逝去,他留下的傳說至今還在到處流傳。”

安臨淵一路上查閱東夷的資料。在想著如何才能以俠義贏得東夷的民心。

安臨淵到了東夷的地界停了下來。東夷有九百酋長,最西的一個酋長是蚩尤遺族八十一黎民之一的直系後代。

“東夷重義。蚩尤雖然已經不在人世數千年,東夷人仍然供奉著蚩尤。而蚩尤之父黃帝則不受供奉。”

“東夷人常說虎毒不食子,黃帝竟然斬了自己的兒子蚩尤。東夷人人心不服。所以數千年來一直遊離於黃帝直轄地之外,繼承了蚩尤桀驁不馴的豪氣。”

安臨淵將東夷的前史瞭解透徹之後,決定從義入手,與東夷族建立初步聯絡。

安臨淵派人送了一個鑲嵌著夜明珠的麟趾金給酋長。酋長驚為天降寶物!甚為喜愛。

“典客大人親臨山寨,折煞酋長的福氣了。”

酋長親自迎出領地,拜見了典客大人一行,將安臨淵接入山寨,大擺篝火宴會。

“我奉皇帝命,前來與酋長會晤。酋長可有煩心事,可說與我聽。”安臨淵加了幾塊木材進篝火,篝火的火焰旺了好多,竄起了幾道高高的火苗。

酋長抽了兩塊木材出來:“燒火不能急著添材,這火可要燃半夜。照典客大人這燒法,這材火可支撐不到篝火晚會結束。”

安臨淵看向因常年經歷篝火晚會,被篝火烤黑的酋長臉盤,略有所悟:“東夷族與黃帝族數千年不能和睦,當務之急,首先應該處理那些事?”

“東夷之事,源頭在我族祖先蚩尤。蚩尤本黃帝之子,極為勇猛,擅長冶金。蚩尤族全族盡披鐵甲,用青銅武器。奉黃帝之命加入炎族。在炎族以戰功,最終被奉為新一代炎帝。”

“黃帝欲一統炎帝之地,蚩尤不從。父子之間,終於爆發了大戰。最終黃帝獲勝,炎帝之民、之地盡歸黃帝。而蚩尤嫡系八十一黎則不服,對抗自今。”

“解鈴還須繫鈴人。從血脈上來說,東夷族是黃帝族子族,從義來說,黃帝待我祖蚩尤不公!”

“相同的血脈,對俠義的理解不同。”安臨淵在捋著思路。

“蠻夷之分顯然對東夷不適用。東夷文化在黃帝時期達到的高度與中土無二,在冶金上還遙遙領先黃帝主族。在兩族大戰時,黃帝主族大軍使用的武器還是石器武器,而蚩尤族使用的已經是鐵器和青銅器。”

“派兒子進入炎帝體系,當兒子大功告成後,不但不賞賜,還奪了兒子的江山。道義上,黃帝主族似乎也沒佔據制高點。”

安臨淵沉吟了一會,道:“既然是父族與子族,那就沒有解不開的結。”

“不說數萬年前牽扯不清的糾結,也不說數千年前的恩怨,只說當下該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