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〇章 牧野之戰(第1/3頁)
章節報錯
二十年前,周武王姬發與商王帝辛決戰於牧野。
那一戰,闡截二教精銳盡出,甚至連西方的釋教也參與了進來,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最後以帝辛兵敗,在鹿臺以靈火自焚而死而告終。
但是誰也沒想到,數年之後,一場忽然而來的穿越,讓一個現代人取代了王叔箕子。
給了殷商捲土重來的機會。
現在,雙方將再一次決戰於牧野。
這一次,沒有了闡截二教的參與,但卻有了熱兵器的加入。
雖然場面不如上一次壯觀,但兇險程度卻猶有過之。
因為神仙發大招雖然聲勢浩大,死的凡人卻少。
而現在,萬炮齊發之下,要死去多少凡人,就只有聽天由命了。
數日之後,商周大軍都已經抵達牧野。
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所謂牧野,就是朝歌外圍的空地。
朝歌城中的居民早已被姬誦屠戮一空,偌大一座城池,淪為了鬼蜮。
胥餘干脆率領大軍進駐了朝歌城。
在祭拜了葬在朝歌的幾位商王之後,胥餘立刻下令在城中構築防禦工事。
東商諸將喜出望外,各自去做戰前準備去了。
由不得他們不高興,因為自來征戰,守的一方往往能依託地形,佔據優勢。
所以攻城的時候,兵馬往往要多於守軍數倍,方有取勝的機會。
這一戰,原本是東商攻,西周守。
是商軍去攻打城池堅固,人口繁華的洛邑。
沒想到忽然轉換過來,變成商軍防守朝歌,周軍反而成了進攻一方。
而最好笑的是,周軍作為攻方,只有十五萬大軍。
而商軍作為守方,卻有三十萬大軍。
以少攻多,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如果沒什麼陰謀的話,姬誦一定是個大沙雕吧?
胥餘思來想去,總覺得哪裡不對,姬誦這廝一定憋了什麼壞水。
然而想來想去,把姬誦可能使的招數想了遍,也沒想出什麼端倪。
胥餘之所以答應姬誦的提議,一方面也是想速戰速決,畢竟西方聯軍就在玉門關外的事情他也知道,耗久了必生事端。
一方面洛邑作為世界第一大城,城內居住著幾十萬平民,大戰一起,炮火無情,不知多少無辜的人們要慘死在炮火之中,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是他不崩接受的。
戰爭當然可以死人,但不能讓太多的平民枉死。
雙方抵達牧野古戰場之後,南宮修提議去朝歌祭拜一番歷代葬在此地的幾位先王,還有那些被姬誦屠殺而枉死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