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二章 戰略部署,各自的算盤(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周在東方沿海有齊魯燕三個大國,胥餘選擇了先拿燕國開刀。
在胥餘前世的那個時空,黃河在山東入海。而在本位面,黃河卻是在天津入海。
經過雲霄改造之後的黃河,河寬水深,可以通航大型船舶,所以胥餘要攻取洛邑,甚至鎬京,就必須控制黃河航道。
因此,毗鄰黃河的燕都,就成了商軍必克之地。
半個月後,胥餘親率十萬大軍,兵臨燕都城下。
燕都位於太行山北支,地勢最是險要,胥餘前世倒是來這裡旅過遊,出過差,如今目睹這座世界名城三千年前的模樣,心裡去並沒有生出恍惚的想法。
來到這個時空越久,他的歸屬感就越強,漸漸地已經把自己當成本地的土著了。而前世的記憶,除了那些刻在腦子裡的知識,其他都煙消雲散了。
胥餘站在高處,看著眼前的雄城,冷冷說道:“看來姬克也不是等閒之輩。”
召公奭還在世的時候,就一直明白兩國遲早有一天會撕破臉大打出手,到了那時,燕都就是前沿陣地,所以這些年來,他駐守燕國的兒子姬克一直都在城中修築防禦工事。
見識到火器的威力之後,姬克明白普通的防禦是沒有用的,城牆造得再高再厚,也扛不住炮擊,甚至於迫擊炮那種武器,還可以越過城牆,進行吊射。
經過充分的考慮之後,姬克無師自通,居然開始在城內用混凝土澆築地堡。而他用的水泥,則是從林胡挖來的。自從懼留孫打通了燕都到林胡的航道之後,燕國就利用河運之便,天天跑到林胡去挖煤,挖火山灰,佔了老大的便宜。
南宮修說道:“光是打這一座城的話,難度倒是不大,但是西周人多勢眾,只要姬克能守住,姬誦就可以從中原出兵,經黃河來援。唐叔虞可以調集唐國的兵力經浴水來援,而呂伋則可以調集齊國、魯國的兵器北上。到時候三路大軍齊上,我們可能會被包了餃子。”
胥餘冷笑道:“我就是怕他們不派兵來援,我還要一個一個打過去。”
南宮修一驚:“大王的意思是?”
“圍點打援!”胥餘指著地圖說道,“北路不管,放唐叔虞進來,他敢來就把他們吃掉。中路,平安艦打頭,攸喜率領一萬海軍進入黃河。在丹東的時候西周的船艦已經全軍覆沒了,現在他們還能經得住航母的打擊嗎?”
“至於南路,齊國和魯國實力強勁,則是我們阻擊的主力。根據我的推斷,齊魯聯軍不會從海上來援,因為那是自尋死路。所以他們會沿著陸路北上,抵達邢國(注:今河北邢臺),然後合三國之力,來援燕都。”
“而邢國的地盤本在冀州南部,東面的土地是他們這幾年新打下來的鮮虞國(注:今河北石家莊)的地盤。三國聯軍要經過鮮虞國故土,這就給了我們可乘之機。”
“鮮虞國雖然被邢國以武力攻下,但鮮虞族卻並不服氣,三年前甚至還揚帆出海去丹東尋求支援,以圖復國。不過那時候我們和西周還是和平時期,所以只是讓他們暫時這蟄伏,而現在,是時候了。我決定在鮮虞故土安置重兵,在鮮虞族的配合之下,重挫齊魯邢三國聯軍。”
“與此同時,蛙島那邊也已經徵召了一萬大軍,由女防率領,揚帆北上,等到魯國出兵來救,就登陸攻打曲阜。姬伯禽已死,新繼位的魯公姬酋年幼,資歷不足,曲阜必定大亂,正好一鼓而下之。”
眾將聽了胥餘的安排,齊聲道:“大王英明!”
南宮修問道:“女防的確是一員猛將,攻打魯國當不成問題,但若吳國北上來援,難免腹背受敵。”
胥餘道:“這個不用擔心,孟增已經出使越國,這些年季勝和越國來往於海上,給了許多援助,一旦吳國大軍北上,越子姒訶就會趁機進攻梅里。”
“另外,楚國是站在我們大商這邊的,我和楚子熊繹早有密約,之前熊繹派遣他的兒子到平安邑留學,實際上是送給我的質子。熊繹很明白,跟著我大商幹,更有前途。如今楚國正在和吳國爭奪九江,楚國也會抓住這個機會攻打吳國。滅吳之後,楚越就會合兵北上,和女防會師。屆時,我們南北兩軍,齊頭並進,一齊攻打洛邑。”
眾將沒想到胥餘居然早就在打西周的主意,而且暗地裡佈下了這麼多棋子。不發動則已,一旦發動,就是雷霆萬鈞之勢。不由大喜,齊聲賀道:“大王英明。”
胥餘道:“今日休息一天,殺豬宰羊,飽餐一頓。明天早上六點發動戰鬥,炮師先上,先給我轟掉燕都的地面設施。”
眾將齊聲道:“諾!”
……
洛邑,王宮!
楊戩、金吒、木吒一起向姬誦辭行。
崑崙已經傳下命令,讓他們迴轉天庭待命,這場大戰,闡截二教都決定作壁上觀了。
“師門有命,我們得立即回返天庭,告辭!”
姬誦笑道:“這些年諸位上神為我大周出力良多,在此拜謝了。”
楊戩道:“陛下已繼天子位,不必客氣。”
金吒道:“有一事要告知陛下,我東返之時,西方諸國又在集結,他們是要捲土重來,再一次東征了。”
姬誦一愣:“他們才新敗不久,哪裡的實力二次東征?”
金吒道:“他們這次非同小可,埃及和愛琴海諸城邦都是切切實實的派了大軍參加了,看來是想趁著我華夏內亂,分一杯羹。”
“箕子這個混蛋,他竟敢勾結外人,這事天庭不管嗎?”
“我們沒有證據箕子和西方有勾結,也沒有辦法證明西人東征是出自箕子的授意,這官司打不了。不過,箕子卻是在幾個月之前,海運了大量物資前往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