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輕工業需要大量的人口,如今的東商居民都識文斷字,只要透過簡單的培訓,便是合格的工人。

於是,在長春邑和興凱湖,都開始興建食品加工廠。

興凱湖作為東北亞最大的淡水湖泊,水域面積遼闊,水產極為豐富,所以這裡的食品加工廠不僅加工大米類零食,還加工魚蝦等品類的零食。

另外這裡還靠近完達山牧場,所以牛肉乾之類零食也都排上了日程。

而長春邑那邊的食品加工廠,則主要製作餅乾,薯片等零食。

十年生聚,現在整個東商的人口已經接近70萬人。

北美那邊還有維京人幫忙做人販子,一年搞個幾萬人過來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這次論道滅神,為了達到暖流北移的既定目的,截教是出了大力的。

而闡教和西周付出的代價就是放棄對百越的征討,將地盤讓給東商自己去征討。

西周對此沒什麼意見,雖然這六年來他們急劇膨脹,已經牢牢把持了禹定九州,開始覬覦南方的百越之地。

不過那地方氣候炎熱,瘴氣瀰漫,人煙稀少,並不適合生存,所以動力不大。

現在既然東商想要,那就順水推舟送給他們好了,反正本來也不是自己的。

吳國自上次一戰之後,元氣大傷,養好好幾年才緩過來。

而此時一個如同黃口小兒一樣的楚國,卻發展得異常迅速,短短几年就隱隱有成為南方第一大國的趨勢。

吳侯熊遂哪咽得下這口氣,也籌劃著擴張地盤。

但是留給他的地盤已經不多了。

奄國北遷,帶走十萬東夷部落。

而長江以北的徐國等東夷諸國,這幾年已經被齊魯兩國吃了個一乾二淨。

那時候吳國損失慘重,正在恢復實力,一步沒敢上,直接就落了人後。

如今,吳國經過六年的休養生息,又兼併了周圍殘存的一些小部落,總算是勉強恢復到了六年前的水平。

於是、熊遂雄心勃勃,打算謀取越國,豈料便在此時,卻收到了周天子的警告,不允許他打越國的主意。

熊遂差點氣得吐血,可是他也沒有辦法,天子有令,不得不從。

大周現在有多強,他也不是瞎子,據說最近都打到萬里之外的身毒國去了。

還俘虜了人家幾萬人,扔在洛邑修城牆。

他熊遂要是敢不聽話,保不齊周室會找個什麼罪名來收拾他。

往南不準打,往北是強大的魯國,往東是大海,熊遂無奈之下,只能往西了。

往西,倒也有一些小型的方國,比如舒國、桐國等。

不過卻要面對楚國的直接競爭,熊遂倒也不怕這個,我乃大周宗室,堂堂侯爵。而你熊繹不過是個子爵而已,憑什麼跟我爭?

所以熊遂就雄心勃勃的大軍西指了,而此時楚國已經佔據了富饒的江漢平原,兵鋒直指鄂國,不出意外的話,數年之後,吳楚這兩個南方大國將會在九江碰頭。

不過胥餘前世的世界,吳楚爭霸,打死打活的事情,應該不會在這個世界發生。

因為如今的周王室十分強大,完全可以節制諸侯。這幾年被諸侯滅掉的,都是殷商時期便存在的方國,部落。

吳國雖然不能去攻佔越國,東商卻也不能去攻佔越國,只能取越國以南的百越之地。

這樣的約定,一方面是因為越國的位置還是在禹貢九州之內,根據洞庭之盟,九州都歸屬於西周;另一方面,越國的存在,也是為雙方設立緩衝地帶,避免直接的衝突。

百越,是指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佈的地區,這些人其實並非單一民族,而是諸多部落的統稱。

因為中原也搞不清楚這裡到底有多少民族,又有什麼區別,所以就乾脆全部叫做越了。

在原時空,要等到八百年後,秦始皇三徵百越,歷時九年,才將其納入華夏版圖。

但目前來說,這些地方對胥餘的吸引力並不是很大,因為這一帶都是丘陵地帶,尤其是閩越之地,號稱八山一水一分田,種地什麼的,根本就是扯淡。

胥餘對開挖梯田什麼的沒有興趣,這種費時費力的事情,不過是後世之民的無奈之舉。

以東商的農業技術,光是東北一年的糧食產量就夠全世界的人吃了,還跑去開闢梯田根本就是吃飽了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