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聽得一臉懵逼,這啥意思?

風曦嘆道:“神明自詡世界的主宰,卻避居天外,對這個世界根本不曾瞭解過。箕子說,大洋之中,存在洋流。一種叫做寒流,一種叫做暖流。

暖流經過會增加沿途氣溫、水汽,增加降水機率。寒流則相反,降溫,降低空氣溼度,減少降水機率。”

元始天尊奇道:“居然還有這樣的道理?那這和炸掉喜馬拉雅山脈,又有什麼關係呢?”

風曦道:“喜馬拉雅太過高大,來自印度洋的暖流無法逾越,這就造成了山脈北麓寒冷乾旱,南麓不僅氣候溫潤,甚至還是世界最強的降雨中心。而這些雨水,本該降落在我華夏大地。

如果我們使用絕大神通,炸平一些山頭,使得印度洋的暖流能夠長驅直入,就能改變西北地區乾燥少雨的氣候,造就無數個魚米之鄉。”

元始天尊愣了半天,才道:“此子的想法實在是太過於天馬行空,但是我想知道,是否有證據可以證明他的這種想法呢?”

風曦點點頭道:“其實在青藏高原,有一處天然形成的地方,可以證明箕子的想法。那就是雅魯藏布江大峽谷。這條大峽谷全長超過千里,它劈開喜馬拉雅山,提供了一個巨大的通道,使得來自印度洋的水汽可以源源不斷向北輸送,使青藏高原東南部由此成為一片綠色世界。”

風曦一抬手,開啟了一條空間之門,兩人從門中穿越而過,抵達了雅魯藏布江上空。

在無邊的荒漠與雪山之中,雅魯藏布江兩岸草木茂盛,如同一條溼舌,向西北伸展。

元始天尊看了一會,點點頭道:“我明白了,但這條峽谷如此巨大,也不過影響千里範圍,距離西北還很遙遠。所以,縱然我們能將喜馬拉雅炸開,也無法讓西北的荒漠變成草原吧。”

風曦點點頭道:“的確不能,但……雖然無法將雨水引到西北。卻還有別的辦法。”

“還有辦法?”

“沒錯,炸山只是第一步,炸完山後,不僅降水會增多。由於氣候變得溫潤,高原上的終年積雪也會融化。這樣便會形成大量的水資源,如果沒有引導的話,它們大機率會注入這三條河流。”

風曦引領著元始天尊御風而行,不多時來到一處地方,只見遼闊的大地上湖泊星羅棋佈,河網縱橫交錯,最終匯聚成三條大河,往東奔騰而去。

風曦指著那三條奔騰不息的大河,說道:“這地方叫做三江源,是我華夏三大河流,大江、大河、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如果高原上的終年積雪融化,最終就會匯入這三條大河,在下游造成氾濫成災的大洪水,重現一萬年前神界大戰之後的慘狀。”

“那還要炸?”

“這說的是無人引導的情況,事實上我們可以用絕大神通,在高原之上開闢多條運河,將這些水引到乾旱少雨的大西北去。到時候,縱然不能為西北增加降雨,也仍然可以將西北大漠,變成第二個埃及。”

元始天尊奇道:“埃及?”

“沒錯,埃及。那是沙漠中的奇蹟。非洲熱帶叢林中的洪水穿越千里沙漠,滋潤尼羅河兩岸,人們沿著兩岸河流開闢大量農田,養活了上百萬百姓。

但我們現在知道了,尼羅河的能量遠不止於此,如果得到東商的農業技術,那地方起碼可以開闢億畝良田,養活數千萬人口。具體到整個華夏北方地區,我們甚至可以開闢出十億畝農田,等同於再造一個華夏。”

“奇思妙想,奇思妙想啊!”元始天尊不由得撫掌長嘆。

他感嘆了半天,又問道:“你說,此乃一條毒計,毒在何處呢?”

“暖流就這麼大,降雨就這麼多,我們得到的多了,別人得到的自然就少了。印度這個地方,根據箕子所說,位於熱帶,一年之中並沒有春夏秋冬的區分,只有雨旱兩季。

當來自印度洋上的水汽進入半島,就會形成雨季;而當東北季風從青藏高原吹向印度,這裡又會變成旱季。

由於喜馬拉雅山阻擋,使得印度地區雨季時水量充沛,到了旱季仍能維持。而一旦喜馬拉雅山被炸平,旱季就會變得更加乾旱,而雨季的雨水卻會減少。印度人的活動範圍就會被縮小,發展也就會受到限制。此消彼長,我們越來越壯大,他們自然就慢慢消亡。”

“唔,我明白了。怪不得箕子說,這是一條毒計。”

“所以,你是決定實施這個想法了?”

元始天尊眉毛一揚:“當然!”

“縱然會對印度人造成嚴重的影響,也棄之不顧?”

“當然!”

“你不是和釋教關係不錯麼?”

“這是關係到種族存亡的大事,關係好能當飯吃?況且事先誰又能知道把摧毀山脈能造成這種後果?到時候我們開闢運河,對外便只說是為了防止洪水進入中原腹地,這樣將水引入西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