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不住又仔細看了看自己的女兒,只見她青春靚麗,活潑可愛,圍在大王的身邊,有說有笑的,更覺有戲。

看來,大王也是很喜歡嫻兒的嘛,要不然當初也不會挑中嫻兒,予以重用啊!

琴應正亂七八糟地想著,忽聽胥餘唱起歌來,只聽他唱道: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喲。那裡有漫山遍野,大豆高粱……”

他唱的是龐龍創作的《家在東北》,而不是張寒暉創作的《松花江上》。

他知道,從今以後,在這片沃土上,只會有豐收和喜悅,不再有苦難和悲傷。

這歌曲調歡快,朗朗上口。很快,琴嫻等人都跟著唱了起來。

風曦微笑地看著他們唱歌,看著眼前的白山黑水,不知在想些什麼。

長春邑距離平安邑三百多公里,這支隊伍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翻越長白山脈,抵達目的地。

之後,他們在飲馬河畔選擇好了築城地點,由胥餘親自舉行了奠基典禮。

按照商人的傳統,奠基典禮都是殺幾個奴隸埋下去。

不過胥餘是不可能這麼幹的,他象徵性地埋了一塊石頭下去。

之後,他開口說道:“此地是極北之地,一片荒蕪。但此地也是一處尚未開發的寶地,地勢平曠,沃野千里。

這裡將會是我們新的家園,我們會在這裡種植五穀,養殖牲畜。大家只要肯幹,不出三年,就會把這裡變成我們商民的糧倉。

我等著你們把這“北大荒”變成“北大倉”的一天。到時,我殺豬宰羊,為你們慶功!”

胥餘的話透過虞姬的轉述,傳入到每一個人的腦海,大家都激動地歡呼起來。

……

胥餘扒開草地,抓了一把黑土,放在風曦面前,說道:“看到沒有,這就是黑土,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農業土壤。全球只有三塊。我們這一塊是最小的。”

“另外兩塊在哪裡呢?”

胥餘朝東西兩個方向指了指,說道:“一塊在東面,一塊在西面。在我們那個時代,它們被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國家佔領著。我們華夏擁有的這塊最小,實力也最弱。”

風曦點了點頭,道:“我們華夏諸神應該是這個星球上最強的神族,後來發生什麼事了嗎?”

胥餘黯然道:“我生活的時代和現在相隔三千年,這三千年裡,其中大部分時間華夏都是最強的。直到有一個叫英吉利的國家開啟了工業革命,華夏的實力一落千丈,什麼小國都能踩上一腳,撕下一塊肉來。泱泱華夏,差點亡國滅種……”

“後來呢?”

“我們付出了好幾代人的努力,死了幾千萬同胞,總算挺過來了。後來,我們奮起直追,發展得還算不錯。不過因為之前落後太多,至今還是被人欺壓。”

“工業革命……是什麼?”

“就是用工具代替人來進行生產,比如現在製造的蒸汽機,就是開啟工業革命的標誌!”

“最終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呢?”

“飛天遁地,一日千里。不管相隔多遠都能見面聊天,生產的糧食可以養活全球幾十億人口……”

“那豈不是人人都是神?”

“沒那麼誇張,我們必須藉助工具才能做到這些事,你們自己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