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之浮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帆船航行時,船身幾乎是貼著水面,速度極快,航速每小時能達到1214海里,橫跨大西洋只需要十三天。
“我們來進行一次試航吧。”
由於阿狸要留下來協助製造硝化甘油,風曦要留下來進化各種農作物,所以胥餘隻帶了虞姬登船。
虞姬的箭術天下無雙,又馴養著四隻海東青,在此次航行中起到的作用無可估量。
南宮修則帶了十名鹿騎兵護衛。
起了錨,由南宮修掌舵,離岸而去。為了操縱帆船,他已經練習半個月了。
船帆升起來,吃足了風,帶動船頭向上高高翹起,銳利如刀的船首切開浪花,宛如飛魚一般,幾乎就是在水面上滑行……
岸上眾人見這船快得如同離弦之箭,都不由得發出陣陣驚呼。
胥餘站在船頭,望著遼闊無際的大海,感受著迎面吹拂的海風,內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忍不住放聲吟道:“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虞姬望著胥餘意氣風發的樣子,內心中升起一種別樣的感覺。
胥餘此行的目的地,南方。
他要去尋找甘蔗和水稻。
他本想等黑虎回來後去一趟,但黑虎回山修煉去了,啥時候回來也沒個信,他們這些修仙的,時間也沒個準,也許猴年馬月都不會回來也說不準。
現如今這兩樣寶貝已經要成熟了,胥餘等不及,乾脆就趁著這次航行跑一趟了。
大家輪流掌舵,帆船日夜不停,繞過朝鮮半島,橫渡黃海,然後繼續往南航行。
一共走了十多天,這一日,忽見遠處海面之上白浪滔滔,胥餘舉起自制的望遠鏡觀察了一番,發現此處是一條大江的入海口。
東南沿岸,入海有如此聲勢,一定是長江了,這地方應該就是上海。
胥餘饒有興致地命令飛剪船駛入長江,才發現此時的上海還是一片塗灘,遍生蘆葦。飛剪船的駛入驚飛無數的野鴨,野鴨又弄散了無數蘆花,秋風一吹,如同漫天飛雪。
歷史上,要到戰國時期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封於江東,這片塗灘才得以疏浚,所以後世才稱這段長江為黃歇浦,春申江,最後在清朝時定名為黃浦江。
胥餘在上海逛了一圈,發現沒啥好玩的,就驅船繼續航行,進入內陸。
走了兩天,虞姬放出去查探訊息的海東青“春花”忽然飛了回來。
之前虞姬得到四隻海東青後,就讓胥餘幫忙取名字,胥餘最煩取名了,隨口取了個春花夏風,秋月,冬雪。
春花和虞姬嘀嘀咕咕了幾句,虞姬說道:“大王,前方三百里外,有一處人類城邑。”
胥餘眉毛一挑,前方三百里?按距離來算,那應該就是南京了。不愧是華夏古都啊,居然這麼早就建城了,胥餘立刻命令加速前進。
因為飛剪船太過招眼,一行人便在距離南京大約三十里的地方,停錨靠岸。
下了船,騎著駝鹿,沿著江岸緩緩前行。
剛走沒多久,便看見河岸上生長著巨大的涕竹,高聳入雲,蒼翠挺拔。
這還是虞姬抵達亞洲後,第一次見到竹子,她忍不住叫道:“涕竹。”
胥餘指著涕竹對虞姬說道:“現在你信了吧。涕竹原產華夏,千年之前,你的祖先就是靠著這種竹子,經過天之浮橋,抵達美洲的。所謂天之浮橋,就是平安邑對面那一串島嶼。”
虞姬撫摸著涕竹,想象著千年前祖先憑著簡陋的竹筏,竟然渡過萬里海域,不由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