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排出三十個方陣,七千六百八十人,城中能戰的青壯男子基本上已經齊聚了。

他們列好陣之後,就頂著盾牌,舉起武器,緩緩地前進。

此時,周章的三萬人馬已經集結完畢,黑壓壓地聚做一團,這種情況下,想要從容退走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且三萬對八千,也沒有退的道理。

但是要打的話,奄軍這陣勢擺出來,根本就是一個個巨型刺蝟,完全無從下嘴,這要怎麼打啊?

周章感到事情不妙了,奄軍這個打法,自己進退維谷,再有遲疑的話,勢必被對方擠死。

放箭嗎?對方頂著大盾,又能射死幾個?

周章的額頭開始冒汗了。

胥餘站在城頭,望著城下整齊的方陣,肅然不語。

他列出的陣勢,正是上古時代的人形坦克,舉世聞名的馬其頓方陣。

後世的亞歷山大大帝正是憑藉著馬其頓方陣,打得敵人聞風喪膽,在短短十三年間,就建立起了一個東至印度,西至埃及的巨大帝國。

胥餘正是考慮到江南一帶以舟師步兵為主,才拿出了這種方陣。

這方陣如果放在中原地區,其實作用有限,因為中原地區打戰以戰車為主,一場戰爭能出動數千乘戰車,馬其頓方陣根本扛不住戰車的衝擊力。

不過放在江南,由於吳國缺少戰車,幾乎就是無解的存在。

它唯一的弱點,就是側翼比較薄弱,如果能派騎兵襲擊方陣側翼,方陣就有被打亂的風險。方陣一亂,這個陣的威力也就土崩瓦解了。

這是因為手持重盾和長槍計程車兵非常難轉換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傷友軍。

胥餘當初決定啟用馬其頓方陣的時候,也壓根就沒有考慮到騎兵的問題。

因為沒有馬鞍和馬鐙,就不存在真正的騎兵。

所以馬其頓方陣的弱點,也壓根就不是弱點。

但是他做夢也沒想到,西周居然給吳國送來了騎兵,配備了馬鞍和馬鐙的真正的騎兵。

得知吳國有騎兵的訊息的時候,馬其頓方陣已經訓練了很久,所有的兵器也都為了這個方陣打造。

而吳軍不到十日就會攻至奄城,想換陣已經沒有時間了。

而且這個方陣訓練了一個多月,士兵好容易熟悉了各種指令,怎麼可能說不用就不用呢?

所以,沒有辦法,事到臨頭,還是硬著頭皮把這個方陣擺了出來。

而且,因為擔心吳軍發現方陣的弱點,還故意不講武德,殺了信使,扔戰書牌羞辱吳國。

就是希望吳君周章能被氣昏頭,直接下令進攻。

這樣一來,吳軍來不及發現方陣的弱點,就已經和方陣正面戰在了一起。

正面交戰,方陣根本就是無解的存在,吳軍甚至有可能會被打的全軍覆沒。

眼見兩軍就要交織在一起,城牆上的胥餘和嬴才都捏了一把汗。

只可惜,周章雖然是個直性子,卻並非無能之輩,他令旗一招,軍陣後方煙塵四起,一支騎兵如風般衝了出來,襲向了方陣的側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