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上山(第1/3頁)
章節報錯
兩天後的早上,段清河揹著一把弓,手裡拿著繩索小刀等東西來到段棋家找到了周斌。
“段大哥,地裡的活忙完了嗎?怎麼這麼快就準備上山打獵了?”周斌有些驚喜的看著‘全副武裝’的段清河。
“我家地也不算多,剩下的你嫂嫂就能幹了,這幾天天氣開始熱了,山裡能動的都該出來找食吃,打到東西的機會大。你趕緊收拾收拾,咱們早去的話,能多在山裡待一段時間。”
段清河笑著說道,其實他是怕周斌等著急了,以為自己答應過的話不算數,前兩天一直緊著忙活,把家裡的地都伺候完了。
此時段棋已經去了縣裡,周斌跟還未出門的段氏說了一聲,段氏雖然有些不悅,但也沒說什麼。
之後周斌回屋換上之前段棋給的舊衣服,去倉房又找了把生鏽的短刀,抓了兩把穀子,便跟段清河上山了。
走在山間,段清河一直在教導在山裡如何辨別方向,尋找水源,和利用山裡的東西製作陷阱。
比如他手上就正編制著一個腦袋大小、類似簸箕形狀的籠子。
材料就是從柳樹上開春以後剛剛抽芽長出來的嫩柳條,“這新生的柳條有些脆,大一點的獵物像是兔子就能掙扎開,但松鼠、小鳥之類的東西還是差不多能困住的。你學會了之後多編幾個放在山裡,裡面放點十幾粒穀子就行了,以後一天來檢視一次。”
周斌沒有任何打獵的經驗,所以段清河就從最簡單的捕鳥開始教他。
“明白了段大哥,我差不多會了。”
周斌記憶力不錯,那小籠子的編制方法除了介面和收邊難一點以外,編籠身只是重複勞動而已,一看就會,村裡那些八九歲的娃娃都會弄。
段清河也知道周斌不可能滿足於抓麻雀和松鼠,接著又開始給他講起各種動物的習性,方便他有針對性的捕捉。
聽段清河講了半天動物習性,比如做窩、飲水、交配時間、毛髮顏色和價值等知識,周斌受益匪淺的同時也感嘆這古代山林裡物種是真豐富啊。
猴子、狐狸、狼、熊瞎子、毒蛇、獐子、狍子等等各科類的基本都有,不過大型猛獸都在山的深處活動,不常遇見。
“小斌子,這座山和前面那座山裡基本沒有大的猛獸,他們被獵人打怕了,一般都生活在深山裡,也就是東面那座牛頭山,是一座很大的深山,那裡對動物來說食物更多,我們也更喜歡去那裡打獵。
但是你不要輕易去那邊,以你的體格和身手,連爬樹躲避的時間都不一定有,不要輕易涉險。何況山高路遠,就算我們去那邊也要幾人結伴,一個來回要幾天時間,在林中過夜一個人是不行的。”段清河嚴肅的看著周斌說道。
周斌點了點頭,他心中自然有數,進山走了大概十里路,他已經開始呼呼喘氣,段青山卻連汗都沒冒,兩人的身體素質差距相當明顯,而段青山都要在深山裡多加小心,他更是根本不打算進入深山。
“段大哥,你不用管我,這兩天我先跟著你看看是怎麼打獵的,之後我再自己試試抓些小東西。”
“嗯,這樣也好。”
段清河也贊同這麼做,他抬頭環顧了一下四周,“咱們再往裡走走,這邊靠近村子,已經沒什麼好東西了。”
隨即兩人又繼續往前走,段清河繼續教導他如何在山裡生存。
“這山裡不只動物值錢,有些藥材,縣城的藥鋪裡也是高價收購,可惜我認識的草藥不多,不能教你多少。”
“看,這個就是何首烏,可惜年份太小,藥鋪不收。”
“這種葉子是三七,地下的根挖出來能做藥,只是量少的話也不至於送到藥鋪去賣。”
“靈芝、山參什麼的估計你也都聽說過,村裡老人說三十多年前,村裡就有人在咱們這片山裡挖到了紫靈芝,買了足足五百兩雪花紋銀,直接搬走了。”
周斌對這些故事沒什麼興趣,段清河卻來了談興,一直跟他聊著。
“說到這野狼,有一次我和幾個獵戶進山,晚上宿營的時候就遇到了一群狼,當時只感覺哪裡都是冒著綠光的眼珠子……”
說著說著,段清河的聲音就戛然而止,腳步也停了下來。
跟在後面的周斌不解的看了他一眼,“段大哥,怎麼不走了?”
“噓!”段清河忽然放低了身子蹲在地上,“發現獵物了,快蹲下,別出聲。”
周斌立馬照做,有些興奮的蹲在段清河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