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在屈易的帶領下,依然是那身霸氣側漏的黑衣華服,手持目牒,而屈原一身米白色衣服,織金紋樣布與領口和前襟還有袖口及直裾短外袍下襬,頭戴朝帽,兩側帽須垂下,手持木牒跟隨屈易身後。

因為屈原今日要拜師,所以衣著得體,不得過於華麗。(《禮記》記載:“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因此,古代開學儀式的第一課即是“正衣冠”。古人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入學時,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幫學生整理好衣冠。然後,“衣冠整齊”地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才能在先生的帶領下進入學堂。)

出門二人先後踏上馬車,被帶向王宮門口。

路上屈原追問著父親,此次例行朝會有沒有蘭臺宮的人參見聽政。

屈原內心充滿著對未來的期待:“好有,父親,我聽說太子自幼也在蘭臺宮得教於各位有名望的大儒,那這些例行的朝會太子必定也是在的嘍。”

屈易進來了宮門變得十分謹慎,還是很有耐心的給了屈原一個肯定的答案。

最後還是忍不住的提醒屈原說話小心注意一點,尤其是等會在朝堂上,保持沉默,認真聽著就行,不許插嘴……

末了屈易還是不放心,繼續對屈原提點到:“記住沒有,等會朝會上安靜的聽著就好,切莫亂說話。”

屈原見父親如此慎重,還是安撫一下,讓屈易放心:“好的,父親,謹記你的話,我保證不會發言,我會安靜的聽著朝中老臣的進言”

屈易總算是鬆一口氣:“如此我便放心了”

屈原在章華臺外佇立了許久,看著莊嚴氣派的宮殿,裡面王上還未到,各位臣子早已經陸陸續續到場,殿外密集而有序的擺放著眾人的鞋子。殿內到場的官員已站立整齊,靜候楚王到來,也有的三兩交頭接耳小聲討論事情。

父親就站在昭陽老令尹身後,自己是新進文學侍郎所以第一次聽朝,就跟隨父親站在他身後,因為一會朝會結束,父親還要請示王上,新官上任要先和王上報道再去上任。

又等了片刻只聽一聲響亮的呼喊“王上到——”

原本有些轟響的大殿立馬安靜了,大王一身正裝,從大殿側面走出,隨後坐在鎏金王座上

“——早朝開始,諸位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話嗶,大殿從無比安靜過來一會有三兩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再一會討論聲變越來越大。

見場面滿滿失控,老宮人開始政治紀律:“諸位——,有事啟奏……”

不一會一人高舉木疊,邁出佇列。

宮人示意大家都安靜。

原來是工尹站出來說了近日加註兵器須有量,增加了銅礦開採的壓力,而銅礦人手不夠,招攬不到人……

再一會又有右登徒稟報,國庫空虛,沅湘一代雨季受災嚴重,撥了許多錢糧給他們,國庫所剩無幾,不足以支援災後重建工作。

最後屈易還有柱國景翠稟報秦楚邊界多兵亂騷擾,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正式屈原回來郢都路上所見情景……

楚威王:“這不足五日就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諸位可有什麼計策嗎?”

聽到王上突然發問,讓眾位臣子面面相覷,他們也曾私下商量了許久也沒有相處什麼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