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月早上醒來準備吃完早飯再去書房溫習昨日屈原給她解讀的詩經,早飯時間遇見屈原父子倆,屈原的姐姐女嬃也在。

屈易一身黑衣紅領服盡顯權力和威嚴,而屈原今天則一身白色華服,袖口衣領上面金線勾勒的雲紋圖案也顯現著他的貴族身份和非凡的氣度,可是屈原今天進宮朝見卻沒有戴高冠,而是著一頂玉製發冠,碧玉髮簪別過,看來今天屈原不想太過高調,估計也是屈易的意思。

昭月:“伯父早,靈均早,姐姐早並向三人作揖行了行禮”

屈易:“不必拘禮,用早飯吧,我和靈均已經吃完準備出發了”

靈均:“小月,你上午可去書房,我隨父親去去就回”

昭月:“我也正有此意,祝你能一舉被王上選中”

昭月身後的女嬃開口了:“原弟,上午昭月要來陪我,等下午她再去尋你吧”

屈原:“也好”

看著屈易和屈原父子倆的背影,這時女嬃在昭月身後拍了拍她的肩膀。

昭月轉過身點頭示意,見女嬃一身素衣,輕點紅唇,柳眉細長,眼睛清澈明媚,頭髮半扎束起綁著飄帶看著十分樸素,樸素的打扮也遮不住她的美麗容顏,女嬃長的和屈原有五分相似果然是姐弟倆,這應該也是她的居家打扮。

女嬃:“你就是原弟帶回來的女子昭月嗎”

昭月:“是的,一時落魄,見笑了,說完掩飾尷尬的哈哈一笑”

女嬃:“沒關係,既然是原弟帶回來的,來者是客,況且我聽原弟誇你頗有才學,方才見你談吐讓人想親近”

昭月:“姐姐過獎了,我初來此地不識禮數怕是唐突了你們,不過靈均的才能與修養也是多受姐姐的影響,有你這個姐姐真真是幸運”

女嬃:“這姑娘,嘴真甜,小月家是哪裡的?”

昭月:“噢,我家是上庸的,此次多謝羋府收留,大約半個月後小月準備動身去往漢北一帶”

女嬃:“哦?小月去漢北有何貴幹?”

昭月:“唉,此事一言難盡,我前去漢北尋親”

女嬃:“原來這樣,小月在羋府住的可還習慣,終於有人能陪我了,平日裡小妹也是和原弟一樣經常看不見人,不知又上哪野嘞”

屈么姑:“大姐,說什麼呢,小妹在家嘞”。

這時屈么姑從外面趕回吃早飯,臉頰微紅。“誒?昭月姐姐也在。”

昭月:“小妹早”

原來這位是靈均的小妹妹,相傳:屈原遺體被神魚運回秭歸,鄉民們具衣冠禮葬。墓建成,屈么姑哭得聲嘶力竭,“我哥回“的呼喚聲依然不斷。她要把飲恨赴淵的哥哥喚回來。鄉民們勸她別哭了,說人死不能復生,死者一了百了,活著的還要頑強地活下去,千萬別傷了身子。屈么姑大義凜然,怒斥楚王昏聵,秦軍殘暴。哥哥既死,妹妹豈能苟且偷生,一頭撞在墓碑上。一股鮮血流出.一道紅光升起,一隻小鳥在紅光中展翅高飛,聲聲呼喚:“我哥回!我哥回!……“秭歸從此有了“么姑鳥“。

(另一傳說:當年屈公懷石自沉汩羅後,天震神悲,同情忠臣。長江水神三次託夢給屈原的妹妹屈麼姑,說她的哥哥遇了水難。屈麼姑三次被惡夢驚醒,感到夢境不祥,後來訊息傳來,證實哥哥確實在汩羅懷石沉江了。於是第二天一大早,悲痛不已的屈麼姑按照千百年來的民間習俗,尋了只小船,在船頭立上竹竿,掛了哥哥的衣、冠,裝上米糧,請人推了船,把米糧撒進江裡,祈求水族不要傷害哥哥的身體;屈麼姑沿江上下,來回渡江,為哥哥招起魂來。一邊哭喊著,按著古老的招魂程式,舉行招魂儀式:“我哥哥喲——回喲哦——”她想,若哥哥真的只是掉了魂,就把他招回來,藏在衣服裡,讓他穿了,使魂魄復歸原體。鄉親們知道了,也都象屈麼姑兒一樣,紛紛下河操舟,追隨她的小船,遊江橫渡;應了她的歌哭,沿江招魂,還有人跳進麼姑船裡,幫她划槳橈,撒米糧,搖衣衫、哭一聲:“我哥喲——回喲——”大家便應一聲:“我哥喲——回喲——”招魂號子,歌哭聲韻,水和山應,響徹峽江。突然有人看見對岸石上立有人影,高跳瘦弱、峨冠博帶,用竹竿指著高呼:“在那!在那!”眾人一看,果然有人影在岸,立即合了划槳節奏高呼:“回,喲!”拼盡全力划向對岸,去迎接屈公。都想自己領先,接他上船,因此,有槳的,用力划槳;無槳的,用力擂船。一時船板“砰砰!砰砰!”號子“在那,在那!”“回喲,回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經過幾天的艱苦尋找,大家終於把屈公的魂魄招到了他生前穿戴過的衣冠上。將衣冠裝進棺材,為屈公砌成了一座衣冠冢、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屈原墓”。)

屈么姑回來氣喘吁吁,想來一大清早跑出去的。

女嬃:“嗯,小妹先去洗把臉,準備用飯,來小月坐這裡”

一會的工夫屈么姑回來,在昭月對面坐下。屈么姑看起來十分靈動,性格又活潑和屈原的儒雅與女嬃的嫻靜倒也不同。

另一邊,楚王宮內,宮人宣佈上朝,屈原跟隨父親身後,走向議事大殿,這是一座雄偉高大的建築,在龐大的建築群中,如鶴立雞群。立於階下,舉目仰觀,正面四大朱漆圓柱並列,中有明堂內室,左右有房,房前各有階,右為賓階,左為阼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