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伸出兩根手指。

高正不禁驚奇:“兩千兩?這麼多?”

“哪裡要這麼多,兩百兩。”

秦揚拿了主意:“好,就按張起說的辦。高正,你去跟夥計說一聲,再告訴老楊,提醒兄弟們不要露出破綻。張起,把大家帶進榆安,就看你了。”

“遵令!”

“是!”

一切按照計劃行事,車隊到了榆安城下,張起和秦揚翻身下馬。

幾名手持長矛的守衛早就注意到車隊,大步迎上來。

“各位大人,我們是臨陽商會李記的人,送貨到榆安李記分號,這是總號的文書,請過目。”

秦揚端著一個沉實的小木箱,不動聲色地交給後面的一個守衛。那守衛接過木箱,隨後退到一邊。。

守衛統領假模假樣地看著文書,不一會,之前收下木箱的守衛跑過來,耳語一陣,統領點了點頭,隨即下令:“仔細盤查一番。”

後面走上來七八個守衛,用長矛胡亂掀開馬車上的帆布,隨意看了看,就算檢查完了。

其中一個守衛準備查探謝婉兒的馬車,張起跟了上去,說:“車裡的人是家妹。”

守衛掀開簾子看了一眼,裡面坐著一個懷抱琵琶的女子,也沒多問,又放下簾子。

不一會,檢查的守衛都折返回來。

“一切正常,沒有問題。”

統領大手一揮:“進去吧。”

張起躬身感謝:“多謝大人。”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憑藉著銀子,一行人就這樣輕輕鬆鬆地進了榆安城。

榆安靠近晉西邊境,卻不是晉國的邊防大城,駐紮的軍隊不到兩萬,且只是尋常軍隊。榆安處在太和山脈的隘口,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並且出榆安後,西南方向五百里就進了唐國邊境。自古以來,晉和唐一直交好,唐軍不擅戰天下皆知。因此,榆安的晉國守軍不過是擺設。

“榆安,我秦揚來了!”

進入榆安城後,為了避免夜長夢多,秦揚直接命令所有人前往李記分號。

車隊從城東門進入,而李記分號在城中區域,這一截路不遠,可秦揚暗中傳令所有人下馬分行,避免引人注目。

所有驤騎營的將士都心知肚明,一旦在榆安城裡惹出事端,所有努力就會付之東流。行百里者半九十,此刻已經到了晉西,絕對馬虎不得!

榆安固然比不上臨陽那般繁華,卻也是晉唐通商的要塞。唐人喜歡戴羽冠,從裝束上看,就能得知榆安城裡來往著諸多唐國商旅。唐地盛產茶葉,榆安城裡有一半的茶葉鋪子都是唐人開的。

好在一路上並未被人盤查,車隊終於平安到達李記分號。秦揚等人護送完畢,交割了鏢書,就匆匆牽馬離開。

從張起那裡得知,榆安府臺衙門和晉軍大營都設在城西。秦揚自然不希望離的太近,就帶領眾人前往城東北方向,找了一個周遭不怎麼熱鬧的客棧落腳安歇。

高正、楊成、張起各司其職,去安頓所有人馬,部署暗哨,並打探訊息。秦揚獨自坐在房間裡,他並未著急行動,而是倒了杯清茶,靜靜沉思。

按照之前的想法,雲湘公主已經失蹤了將近三個月。倘若已經被捕,唐國和晉國沒有理由不把公主推到檯面上,作為打擊唐國的籌碼。而晉國也非常聰明,不會沒有逮到公主就散佈謠言,否則一旦被戳破,就算真的抓住了公主也無人相信,無法再動搖楚國。

而公主身邊的人絕不可能如驤騎營一樣,可以日行千里。他們必定是步步為營,掩人耳目。況且唐國多險山危嶺,有道是“唐道之難,堪比登天”,公主他們就更加不可能離開太遠。

因此,秦揚推斷,公主一行人要麼是躲進深山老林避世,要麼是在絕境中尋找出路——會是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