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去山上割點豬草。”

“行,上山注意點。”

背上揹簍,紀琬拿了一個鐮刀,這個鐮刀二哥剛剛磨過,鋒利的很。

山下的豬草基本都被村民割完了,紀琬只好上山看看,走了十幾分鍾,才找到一片豬草地。

割了四捆,紀琬看見之前的竹子林,想到了一個好吃的東西。

放下豬草,紀琬拿起鐮刀,挑選了一個粗細差不多的竹子,直接砍了下去。

還好鐮刀夠鋒利,不然還不知道要砍到猴年馬月,砍完竹子,紀琬熱的身上都冒汗了。

這天氣是開始熱出來了。

選取竹子最粗的地方,細的就可以直接砍掉,也沒啥用。

三四根一米半左右的竹子,插在揹簍裡,紀琬準備回去用鋸子鋸開。

拿上割好的豬草,紀琬就下山了。

“娘,家裡的鋸子在哪?”紀琬累的一回到家,就喝了兩大碗的水。

“在你停車的棚裡。”陳荷從裡賣弄出來,看見紀琬帶回來那麼多竹子,問道,“閨女,你咋砍了那麼多竹子?”

“晚上做好吃的,您就等著吃就行。”

紀琬在棚裡果然找到了鋸子,家裡的這些工具,二哥都已經打磨了一遍,鋒利的很。

竹子一節一節的都被切成水杯的樣子,差不多得有二十多個。

紀琬拿了一個扁狀竹簍子,上面放了香菇、玉米、蠶豆、胡蘿蔔,還有半條臘肉。

用水沖洗乾淨,先把臘肉切成丁,加入油,爆炒。放入調料後,再把蔬菜都切成丁,放進去炒個兩分鐘就好了。

泡好的米,加入炒好的菜,攪拌開來。

已經有些許香氣開始散開。

全部塞進竹筒裡,放在大鍋裡面蒸熟,燜上一小時就可以吃了。

“小妹,你這是什麼吃法?還挺新奇”大嫂在一旁清理黑魚上的魚鱗,等會用來做酸菜魚,開開胃。

紀琬蓋上蓋子,擦了擦手,“這是竹筒燜飯,跟著單位上的同事學的,這個飯吃上去會有竹子的清香。”

“那等會得嚐嚐。”

二嫂到了孕期的兩三個月後,就開始沉迷做孩子的衣服,連帶著幫大嫂也做好了。

大嫂不擅這些縫縫補補的差事,只能做些簡單的衣服,小孩子那種精緻一點的衣服,是不行的。

倒時候做壞了,也是廢布料,浪費可恥。

酸菜魚的精髓就是花椒和魚片,魚片必須均勻的裹上蛋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