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紀琬就回廚房了,大嫂和二嫂已經把要炒的菜都洗好、切好,可以下鍋炒了。

炒青菜和炒韭菜。

現在快要春天,韭菜是一茬一茬的長,前院陳荷就種了不少,壓根不用擔心沒得吃。

“今兒咋做蒸餃吃了,啥餡的?”大哥早上剛去擺完攤子回來,大抵是生意太好了,現在大哥早上都不去那麼早了,基本都是八點才去的。

正好紀琬把最後一個才端上桌,“是柳蒿芽餡的,大寶把我給他佈置的作業做好了,獎勵給他的。”

“那我們這還是沾了大寶的光,不然都吃不到嘞!”二哥開玩笑的話,把大寶弄得都不好意思了。

陳荷拍了拍桌子,“行了快吃飯吧!吃完飯還有事呢。”

大寶吃了一口蒸餃,看著是很喜歡的樣子,“娘,你做的真好吃,我很久沒有吃到這麼好吃的蒸餃了。”

“那你就多吃幾個,本來就是獎勵給你的,做了很多的,夠吃。”紀琬又夾了一個蒸餃放在大寶的碗裡,自然另外兩個也不能落下。

吃過午飯,陳荷就開了一個家庭會議,門關得很嚴實,就是怕有人突然過來。

三個孩子自然是放出去玩了。

“現在咱就先算算賺了多少錢。”陳荷拿出一個小盒子,估摸著裡面是這個家裡所有的錢。

盒子很小是個長方形的,開口是上面的鐵板,把鐵板往右邊一推,就開了。

滿滿當當的鈔票,零零碎碎的,幾分的,幾角的,還有大團結。

陳荷數的很仔細,生怕漏了哪一張,整理好數好的錢,鄭重的抬起頭,“咱們一家所有的積蓄是兩千三,還有一些零頭我就先不算上去了。”

“娘,真的假的,這麼多?”二嫂簡直不敢置信。

當然不止二嫂一個人震驚,而是五臉驚訝。

陳荷點了點頭,把錢重新放回鐵盒裡,“我哪會騙你們,最近做生意擺攤子,咱們家有了穩定的支出,平時咱們吃的糧食都是小琬帶回來的,自然沒費什麼錢,還有咱們之前存起來的錢。”

“咱們算是村裡錢最多的了吧!”二哥搓了搓,一臉期待。

大哥一點興奮,“那肯定,這還要問,多虧了咱小妹,不然咱家也沒有那麼多存款。”

“那肯定了,對了小妹,很多客人都問我們什麼時候出新品。”二哥自己險些忘記了重要的事情。

紀琬尋思了一下,確實太久不出新品,攤子也會被淘汰,“我回去仔細想想,想好了再出新品。”

大家同意後,陳荷又開始說了下面一件事,“咱們之前收穫的土豆,太多了,有些都快壞了,送人我又心疼,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土豆?

紀琬腦子裡土豆也就那麼幾個做法,都是做成菜,或者放在飯上蒸土豆。

“娘,這個土豆要不還是送點人吧!”

“對啊,咱也吃不掉,放著也是浪費。”

陳荷還是一臉不捨,不是很願意送人,好歹是自己家種出來的。

“要不這樣吧,我把土豆做成土豆沫糊,這樣娘就不會不捨得了。”紀琬想到一種做法,還是老一輩的人做過的,她也就有幸吃過兩次。

家裡人都沒聽過這個土豆沫糊,還是大嫂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小妹這個土豆沫糊是啥?咋吃的?”

“就跟包餃子一個辦法,只是這個皮用土豆做的。下午我來做一點出來,給你們嚐嚐,好吃的話,接下去幾天主食就吃這個。”

問題都解決了,家庭會議也就結束了。

元宵節過後的第二天,三個小傢伙就要去上學,以後也能省心點,之前的給他們的布包已經破破爛爛的了,紀琬準備重新做一個。

回到屋子,紀琬腦子裡在想這時候小孩子的書包應該做成什麼樣,做的太現代風就有些前衛。

這年代的孩子用不起新布料做成的書包,稍微捨得的會把家裡的碎布頭一塊一塊拼接起來,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案,這樣顯得書包也挺花哨的,但不單調。

也有直接把家裡的舊衣服改做成書包的,這個相對來說就要比拼接布頭好做,只不過顏色顯得有些單調,但聰明的家長會在上面加一個鮮豔的裝飾圖案。

最離譜、最接地氣的就是直接用飼料袋當書包,或是化肥袋減小一點做個書包,廢物利用,是很提倡的。

紀琬進入空間,開始挑選布料。

現在深藍色和軍綠色是最受歡迎的,男孩子都很喜歡,尤其是小寶,不知道為什麼很喜歡軍綠色。

還央求過她,做一件軍綠色的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