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琬老師,這一個月辛苦你了,這是你的工錢。”劉姐拿著一個信封遞給紀琬。

紀琬接過後,就放在布包,“謝謝劉姐,說不上辛苦,也許這孩子也聽話,學的很快,是個小天才。”

“你可別這麼誇他了,你去瞧瞧他,尾巴翹天上了。”劉姐指著一旁笑得很得瑟的小胖子,但是臉上還是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和劉姐聊了一會,紀琬就準備告辭,劉姐突然想到一件事,“小琬老師,我差點忘了告訴你。我姐姐跟我說供銷社現在有一個進貨的工作,想問一下你,能不能做,她說算是答謝你修補旗袍。”

“上次姐不是給了我五十嗎?”紀琬一直以為那個錢就是謝禮。

“她也沒跟我細說,只說你細心,肯定做的來,讓我來問問你願不願意。供銷社的工資是34,補貼還有十幾塊錢。”

紀琬想了想,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好事臨頭,“我當然願意,太謝謝姐了。”

“還是你做事實誠,方也許說想跟你學畫畫,不過平時你要上班,空的時候來教教他就行。”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紀琬想了想,“這樣吧劉姐,你可以讓方也許在我下班的時候跟我回去,住我家,早上我上班把他帶回來。晚上他就跟我學畫畫,這樣也不耽誤我上班。”

“這個辦法行,方也許你要不要去?”劉姐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孩子,很多時候都會詢問他的意見。

能學畫畫,累點算什麼?方也許也是一口就答應了。

“那我等我過完年上班的時候,就開始教他。”

劉姐點了點,“那學費還是按照一個月兩小時,100,你看不行不行。”

“劉姐我哪能收您錢,您都幫我找這麼一個鐵飯碗了。”紀琬趕緊拒絕,教畫畫也就是順手的事情,花費不了什麼心思。

“不行,工作是我姐找的,你給我孩子補課,錢應該給的。”

劉姐強硬的態度,讓紀琬拒絕不了,也就欣然接受了。

回家的路上,紀琬開啟信封,準備買點東西回去。

怎麼有十三張大團結?

紀琬有點愣住了,不是一百塊嗎?難道……

想到這,紀琬也無奈的搖了搖頭,劉姐太客氣了,說好的一百,還多給三十。

現在家裡兩個老人,冬天只有燒水的時候能喝熱水,沒個暖瓶也是不方便。

紀琬身上也沒暖瓶的票,她準備去黑市碰碰運氣。

跟著腦子裡的記憶,紀琬到了黑市,很多人都在賣糧食,沒看見賣票的。

繼續往裡面走,紀琬看見一個小夥,抖著腿,手裡拿著一小疊票。

“票怎麼賣?”紀琬走上前小聲的詢問。

那小子一看見生意來了,立刻掛滿笑容,“姐姐,拿錢換票或者糧食換票,當然我們也買糧食。”

“行,要一張腳踏車票還有兩張暖瓶票,我拿大米和麵粉跟你換票,在賣六百斤糧食給你,你過十分鐘去那邊的巷子找我,我去親戚家搬糧食。”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