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接近尾聲的時候,穆麗敏先起了頭。

“黛黛,說吧,有什麼事想找老師幫忙。”穆麗敏說。

蘇青黛驚訝於穆麗敏那麼開門見山,說好的酒桌文化,說好的委婉的中國話呢。

“黛黛,幾位老師和我關係也是很好的,你幫我牽線的那幾個課題,光靠我一個人也做不出來。”

蘇青黛懂了,這幾個老師或多或少都參與過那兩個課題,要是這樣的話,那蘇青黛對於接下來要說的話就沒有多大壓力了。

“我這不是國外也暫時回不去了,前段時間去雲南玩了一趟,發現香格里拉的葡萄挺好的,但是釀出來酒,賣出來的價格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穆麗敏一聽就知道蘇青黛要幹什麼,“風險太大了。”

“老師……”

“我們創業的學生不在少數,做葡萄酒相關行業創業的也不少,但是能從釀造開始做的,除非政府扶持,要不然還沒有成功的,你知道為什麼嗎?”穆麗敏問。

蘇青黛搖頭,雖然她之前小打小鬧做葡萄酒進口,但其實並不需要她來維護客戶關係,尤其是下游客戶,基本家裡和韓行矜都給她安排的妥妥的。

她也沒多少成本,就賺個差價,至於賺多少,也全憑藉心意,只要不虧本就行。

對於市場,她真的瞭解不多,僅有的瞭解都是寫策劃時候從蘇木,和這兩天到處補課和朋友聊天時瞭解到的。

“成本啊,孩子,這個週期沒幾個人扛得住啊。現在流行輕資產小成本創業,你這一搞,沒個三五年很難回本的,劉老師,你怎麼看,你可是葡萄酒市場的專家。”

穆麗敏說完就問蘇青黛不認識的那個劉標老師。

蘇青黛調轉視線,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

劉標教授既然來了,就沒有說場面話的必要。

“從品質的角度來看,我當然是支援你從原材料做起,保證品質,同時也不受原材料供應商的掣肘,我的觀點一向是隻有發展實業才能發展經濟。”

劉教授頓了頓,“但是學術觀點歸學術觀點,就你們學生的實操性來講,我還是比較贊成你們先從一個環節做起,穩紮穩打,再向上下游延伸的。”

蘇青黛聽是聽明白了,但聽進去心理的就一句話,不受掣肘。

不過蘇青黛還是點頭,“受教了。”

說完對老師們說:“其實這也是我來找各位老師的原因之一,我想麻煩各位老師幫我引薦一些做相關行業的人,包括裝置啊原材料啊之類的,我再核算一下成本,再來決定怎麼做。”

穆麗敏知道蘇青黛家裡條件不錯,只是具體什麼情況穆麗敏就不太清楚了。

“黛黛,還有一個事我想提醒你,有機會的話還是去找一些投資,投資商比我們可精明多了,他們願意投的專案,成功的機率總是會高一點。”

蘇青黛點頭,這個她倒是沒想到,她就只想著回去掏家裡人的錢包。

要說專業投資人,蘇木那都不算,蘇家的投資領域只在醫療和醫藥,也就是所謂的大健康產業,專業投資人,蘇青黛能想到的只有閨蜜韓行矜的新婚老公靳嶼。

對呀,自己之前怎麼沒想到,認識投資巨鱷怎麼不會利用資源呢,白折騰這一圈。

蘇青黛點頭,“回頭我去聯絡看看投資公司,讓他們給我評估一下。”

聊了好一會,各位老師也都扒拉了一些相關行業的聯絡人給他,讓她下來先了解一下對方的公司,需要進一步接觸的話,他們願意做這個中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