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利益交換(第1/2頁)
章節報錯
紅蓮教派的發展,一直是李世民心頭上的疑惑所在。
要知道,在隋朝,紅蓮教派便曾經輝煌過,而後被眾多勢力一併攻陷。
但沒想到的是,僅僅過去幾十年,它便在大唐的國土內死灰復燃。
“其實說起來也並不難。我紅蓮教派的發展,全部有賴於戰爭!”
在那主教的講述之中,一個故事娓娓展開。
紅蓮教,原先也並沒有如今那麼大的規模,內部的職位劃分也相對簡單:教眾,教徒,主教,教皇。
其中教徒並沒有等級劃分,主教也不像現在分為三級。
一開始的紅蓮教,實際上也並不需要日日獻祭處子之血。
那時候,紅蓮教為庇護教眾所創。
當時因為局勢的戰亂,所以百姓們別說是吃飽飯了,能夠活命便算是不錯了。
在這一情況下,一部分人創立的紅蓮教,其目的乃是庇護這些人,為其找到一門生計。
那時的紅蓮教,就宛如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乃是百姓的庇護傘。
只不過其創立者自身實力有限,也庇護不了多少百姓,沒多久便被其他勢力所滅亡。
但那創立者滅亡了,紅蓮教派卻未亡!
雖然沒有了庇護者,但此時的紅蓮教派已經擁有一些實力能夠自保了。
在這種情況下,紅蓮教派便發展了起來。
可是,幾十年過去,紅蓮教的教義也逐漸被歪曲,與當初創立之時截然不同。
縱然紅蓮教發生了轉變,但當初那種在戰爭之中擴張規模的方式卻被傳承了下來。
這也是這主教這般說的原因。
紅蓮教在戰爭之中,瘋狂吸納百姓。
此時它的目的已經不是庇護百姓了,而是為了滿足教皇以及其他紅衣主教的野心。
縱然如此,但紅蓮教卻能夠給陷於戰亂的百姓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給一口飯吃。
這對於眾多被戰爭摧殘,處於水深火熱的百姓而言,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如此,他們便選擇了入教。
而為了維持教派的穩固,那些高層們又一套套創立起來了各種洗腦方式,以及獎懲制度。
而甲十三和乙五之所以口風如此嚴實,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在紅蓮教當中,他們兩人作為內應,身份十分特殊。
教派內部必然會派人進行援救。
所以他們才會有恃無恐。
而同樣的,若是援助之人發現他們已經背叛了教派,出賣了情報,那麼兩人的下場,恐怕比起作為祭品被擄去的百姓好不了多少。
主教此前這般嘴硬,也是因為一旦紅蓮教的援軍到來,在帶走甲十三和乙五的同時,勢必不會留下他一個人在此。
但是現在,他已經絕了這個念頭了。
原因很簡單,是十多天過去了,關於教派依舊什麼訊息都沒有。
這沒有辦法不讓他產生焦慮。
別說是援軍了,這十二天裡,他所見到的只有那個送飯的獄卒,以及眼前的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