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盧俊那一方所派出來的乃是屈突詮。

屈突詮乃是屈突通之子。

貞觀二年,屈突通病逝,他的爵位由其兄屈突壽繼承。

而屈突詮作為屈突通少子,卻未能分得多少家產。

但這並不妨礙他作為紈絝子在京城放浪形骸。

畢竟雖未繼承爵位,但屈突壽作為爵位繼承者,必定是不會虧待了屈突詮的。

否則坊間便會產生非議,說屈突壽繼承了其弟的爵位,但是對於兄弟遺子卻是絲毫不加以照顧。

一旦傳到聖上之耳,難免會有所不利。

雖然說屈突詮作為紈絝子,在京城也是赫赫有名的,但這並不妨礙他來進行這場德行之較量。

畢竟大家在拜入逍遙子先生門下之前,哪個不是這副德行!

大家半斤對八兩,誰也不比誰好多少。

所以當盧寬決定派他進行比試之時,屈突詮也是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但接下來的那段經歷卻讓屈突詮很是不自在。

因為盧俊輸了,所以原本不把比試放在心上的盧寬也是意識到逍遙子那邊是不好對付的。

於是為了提高勝算,他便為屈突詮臨時突擊,請了不少熟悉周禮且德高望重之人來給屈突詮尚可開小灶。

畢竟這一場比的乃是德行。

而若是將比試之人往日裡的所作所為拿出來比較,也是不現實的。

所以大機率還是會進行現場的考量。

而德行禮儀,以周禮為最。

於是屈突詮的每日便被周禮所圍繞。

可他本就是一個紈絝子,若不是為了一雪前恥,證明逍遙子辭退自己乃是錯誤之舉,屈突詮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而另外一邊,逍遙子選定的確實程處默。

說實話,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就連程處默的父親,陳咬金心裡都沒有底氣。

雖然說處默作為逍遙子先生的弟子,在德行上應該不會差到哪去。

但陳咬金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吶!

程處默作為武將之子,從小便不可能去學那些什麼周禮之類的東西。

即便是投入先生門下,逍遙子所崇尚的也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