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這感覺不賴(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對於制度改革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
“可是,這件事情你們還是需要去做!可有人知道為何?”
“先生,是為了推廣紅薯,讓百姓知道這個產物,並且廣泛種植。使得百姓不會被饑荒所困擾。”
“不錯,這確實是其中一個原因,但不是最為重要的。畢竟推廣紅薯的辦法很多,不一定非要你們全部出去擺攤。”
“既然推廣紅薯只是順帶為之,而此法所能賺取的銀兩也是十分有限,那麼先生的目的便只有可能是為了我們!”
長孫衝分析得頭頭是道。
“那你們可有在這幾天的日子裡收穫什麼?”
“恕弟子愚鈍,這段時間的攤販生活,弟子僅僅瞭解到一部分百姓的生活。”
“原來真的有人一天只吃兩頓,僅僅是為了省下那麼一點點錢。”
“這還僅僅是在京城,京城乃是我大唐最為富碩之地,上有百姓吃不飽飯,更別說其他苦寒之地了!”
林休見弟子們頗有些感悟,倒是略感欣慰。
至少這幾天不算是白費。
“叔玉,你考慮的如何?是否最終選擇匠器發明之道?”
“回稟先生,魏書玉願意學習打鐵,走上匠器之道。”
在此前打造雷管之時,林休有感於大唐打造技術的落後,於是打算自己培養一名弟子學習匠器之道。
一開始他所看好的弟子,乃是房遺愛。
只不過房遺愛志不在此,自己也不好強求。
但在這個時候,魏叔玉卻站了出來,表示自己願意學習。
林休便給他幾天時間謹慎考慮。
若是真的願意就學,那林休便教。
若是思考清楚改變主意了,林休也不會勉強。
而魏叔玉的選擇是堅持學習鍛造,走向匠器之道!
“既然如此,那麼這幾本書你便帶回去吧。”
“是,先生!”
魏叔玉捧上一摞厚厚的書,回到自己的座位,翻看起來。
林休倒是不急著教他一些鍛造相關知識。
畢竟對於魏叔玉而言,他現在僅僅是對於鍛造感興趣。
但是卻沒有親自上手嘗試過!
所以林休自然不可能在他還沒有學習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就趕騾子上架。
“叔玉,這些個書乃是匠器之道的基礎。我給你七天時間,七天後我會對你進行考教。”
“是,逍遙子先生。叔玉謹記於心。”
實際上,林休所說的考教,便是需要了解魏叔玉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以後,能夠到達什麼地步。
便是考驗魏叔玉的天賦。
不過直接在其還尚未學習相關知識之前,便進行考究卻是不妥的。
畢竟每一個人所得的資源是不一樣的。
再者說大唐現如今所存的鍛造技術與林休所要教授的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也就不必讓魏叔玉再去學習外面所流傳的那些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