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以房遺愛的脾氣,見到這一幕,也是忍不了了!

若是換做從前,他定然在那男子口吐穢言的第一時間教一教他做人。

但從逍遙子先生那裡,房遺愛學到了遇事三思而後行。

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瞭解到事情的全貌,思考一下自己這麼做有什麼後顧之憂,思考一下自己會不會為此而後悔。

這一次,房遺愛在阻攔男子之前,是問過其身份的。

而結合之前從青兒以及其母親口中的故事,房遺愛大概也能推測出來個故事大概。

青兒一家原本生活在劍南道的一處小村落當中。

貞觀三年,隴南至劍南道遇蝗蟲來襲,雖然因為馬蒼上書朝廷,而得到及時有效的防控。

但畢竟還是有一小部分地區被波及,而青兒一家很不幸,恰恰就是遭受波及之人。

一家人從劍南道逃難至長安。

青兒之父在途中染了疾病,而她母親也在照顧父親的過程之中被傳染。

唯有青兒沒有染上這種病。

而因為青兒父親染病較早,又要長途奔波逃難,所以在途中便支撐不住撒手人寰。

她母親雖然也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還是堅持著帶著青兒來到京城。

之後便一病不起。

恰是此時,青兒遇上了正叫賣紅薯的房遺愛,因此得到了他的救助。

至於找上門來的男子,既然他稱呼青兒父親為大哥,要麼他便是其親弟弟,要麼便是異性兄弟。

但不管他是哪一個,在房遺愛看來,都不應該如此對待兄弟的遺孀。

所謂的剋死了他的兄弟,在房遺愛看來這都是藉口。

在小姑娘母親痊癒之前,這男子不見身影;而其痊癒之後,便被麻煩找上門來。

或許是此前這人也害怕被傳染,於是便對所謂的兄弟情義毫不放在心上。

等到得知青兒母親痊癒了,便急匆匆趕來,想要將兩人帶去為自己賺取錢財,而且還是以如此齷齪的辦法!

大概便是這麼一個經過,至於後顧之憂?或許這件事情可能會給房遺愛帶來一定的麻煩。

但他知道,若是自己此時不出手,那將來定是會後悔的。

所以,在那男子的手掌即將落在青兒母親的臉上之時,房遺愛一手箍住對方的手腕。

隨後一扭。

那男子吃痛,頓時撒開了自己的手。

但因為腿上被青兒的母親抱著,所以一個踉蹌。

青兒母親也因為對方的動作而險些摔倒。

好在房遺愛眼疾手快,將她扶起。

房遺愛讓女子後退,同青兒站在一起,然後道:“放心,有我!”

隨後,轉過身來,面色頓時黑了下來。

他壓抑著怒氣道:“是誰教你如此對待自己大哥遺孀的?”

那男子因為之前吃了癟,所以此刻也有些驚疑。

明明這個書生模樣的傢伙看起來很是文弱,但自己好像不是他的對手。

但對於房遺愛的質問,他卻是嗤笑一聲,道:“大哥遺孀?就這個喪門星?若非是她,我大哥又怎會死去?她理應為此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