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調查
章節報錯
黃捷拿著平板電腦,不停地翻頁,檢視孫集鄉居民的資訊,“能找到這裡的人應該都熟悉這裡。此外,從他將屍體扔進機器井中的行為來看,他是謹慎的。只是事與願違,應該是死者的體型比這個機井口大一點,他沒辦法完美地處理掉。這類人可能會回到案發現場觀察,或者不斷嘗試搬運屍體,也可能出現詢問從這裡路過的人的行為。”
“那看到了屍體的目擊者,可能有危險?”鄭雅月問道。
“很可能,暴力殺人和故意殺人最大的區別不是你是否選擇隱藏屍體,而是工具的選擇,因為衝動殺人犯使用的工具通常都是很順手的。簡單地說,就是拿到什麼用什麼,比如錐子在右手上,一生氣就會刺。作案工具是打磨的斧頭,打磨斧頭的過程是整理思緒、靜下心來的過程,就像很多回廚房拿菜刀的人,他們不會想殺人,而是在拿起菜刀的過程中,想要有人阻止。”黃捷用力地擦了擦自己的臉蛋,讓自己清醒一下。
鄒若光深深地望了一眼黃捷,“綜上所述,目擊者做了一件‘錯’的事,如果我們大張旗鼓地去找他,很可能會成為罪犯眼中的眼中釘。”
“別想那麼多,抓到兇手不就成了,從我的經歷來看,他一定很強壯,把一個160斤重的人從地上抬起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也可能有幾個人參與了他的屍體藏匿。”吳智輝倒是沒有往深處想,在他的世界觀裡沒有發生,不代表會發生。
“兩個人。”黃捷想了想吳智輝提出方向的可能性,“我覺得不可能兩個人,從這些細節來看,他有充裕的時間去完善自己的作案手法,像這麼謹慎的人很難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別人來決定。除非他一開始要針對的不止一個人。”這個猜想比較大膽,因為找一個“合作者”幫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決定,除非在他眼中,“合作者”不是活人。
“全身有很多泥,需要清理一下,指甲有外翻的跡象,這是手掌抓東西造成的,估計是對方的手腕,應該是反抗的,它非常強大。”鄒若光開始命令警察將屍體裝進屍袋,準備回去熬夜進行詳細的屍檢。
“一個180多公分、中等身材的大個子,他的拳力可以達到150公斤,你要知道人體最強的大腿骨只能承受300公斤左右,如果不是一擊必殺的情況,和這樣清醒的人拼死戰鬥可是非常危險的。”吳智輝扣著手指,按照自己的經驗來說,嫌疑人可能受傷了,而且是非常嚴重的傷害。
現在重案組已經分成兩組,鄒若光和鄭雅月正在回派出所進行詳細的屍檢,而另外兩人則到調查村裡死者的身份。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死者不是當地土著,即使在白天,外人也很難找到這裡。並且死者如果是在理智的情況下被愚弄到如此荒野的地方本來就是一個不合理的現象。
吳智輝兩人首先從失蹤人員開始。在農村最好的瞭解方法就是去村支書辦公室。雖然村支書的權力不是很大,但是訊息確實很靈通,一般的家庭矛盾都是不出村,村民找他們解決。
村支書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頭髮花白。他長期從事農活,使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了 10 歲。坐著一張太師椅,桌面放著一壺大麥茶,一口一口地慢慢抿著。他詫異的看著來人,因為重案組兩人都穿著便服,而且大大咧咧的,看起來像一個是一個老闆。他站起身問:“兩個老闆來這裡做什麼?”
“劉書記,我們是警察,我相信你已經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吳智輝出示證件。從早上,警笛聲一直不絕於耳,浩浩蕩蕩的30幾個人團隊在這個村子裡辦事,沒辦法隱瞞。
“知道了,但我能幫什麼忙嗎?”劉書記問道,顯然他不知道自己的角色。
“最近村裡有沒有人報告失蹤?或者發生了幾起惡性的打架事件?”黃捷慢慢開始引導村支書回答他想知道的資訊。
“你這麼說,劉家的老頭子好像失蹤了幾天了,我用村裡的喇叭喊了幾天。也沒見到有人回應。”村支書記得很清楚,因為這些村民平時有點什麼事情,就上報求助。
“能聯絡到他的家人嗎?我們需要他確認屍體。”吳智輝說道。
“行的,等等我,我先找號碼。”村支書從櫃子裡找出一本電話本,慢慢地找著劉家老頭子家裡人的名字。
“這個村子裡的人都在種地嗎?還有什麼其他的工作?”黃捷忽然問道。殺人的目的不外乎兩個,仇恨和財富。
“基本上就是種地,有時候幹完活就出去城裡找別的工作。”村書記回答。
“那老劉家的情況如何,貧農富農?”黃捷看著村書記一臉疑惑的表情。
“應該算是有點閒錢吧,我記得他家農忙的時候,總是會僱幾個小工。”村支書指著一個上面寫著劉家兒子的號碼,另一隻手揮了揮,示意黃捷打電話。
“哦,劉書記,還是你打個電話讓他們過來吧,我們就在這裡等著,記得把我們這裡的資訊保密。”現在電信詐騙太厲害,村子裡也普及了反詐騙app,突然從電話冒出來的警察,很多村民都不會相信。
“好的。領導,你們先等等。”劉書記拿出老人機,一隻手拿著老花鏡使勁對了對名字,滴滴答答地按著號碼撥號。
“先別急打,劉書記,給我指下路吧,那個挖洋姜老劉的家在哪邊,我得過去看看。”吳智輝問道,他巧妙的隱藏了發現屍體的情況。
“往那個口子走到底,再向東邊,第二家就是洋姜老劉了。”劉書記回答道,“但是現在這個點還不一定在家,估摸著在市裡賣洋姜呢,領導。”
聽到劉書記的回答,吳智輝鬆了一口氣,這是一個好訊息,看來目擊者的訊息還沒有被很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