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哲倫星雲,距離地球十六萬光年。

分為: 蜘蛛星雲區; 扁豆星雲區;彩虹氣泡區;萬花筒區。四個區域。

大麥哲倫與銀河系銀道面呈25°夾角。大麥哲倫與銀河系的戰場,就在大麥哲倫圍繞銀河系的某一個星系軌道上進行。機械種族以蜘蛛星雲區為戰場戰略後方;人類聯盟以銀河系臨近大麥哲倫蜘蛛星雲區的零散的恆星系統為戰場後方基地。

基地上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星際之門。星際之門連線著銀河系最近的人類文明基地。

蜘蛛星雲區前方球面半徑,是主流戰場區,也是大麥哲倫星雲最靠近銀河系的星雲區。雙方軍團投入戰爭人數以千億計。同時,在銀河系的各個角落還有不計其數的小戰場。這些都是機械種族滲透到銀河系裡面的零星戰鬥機群。

人類聯盟正面戰場由戰爭長老,安德,科技長老:冠百武靈倆位長老直接指揮。倆位長老,分別是大麥哲倫戰場,和小麥哲倫戰場的總指揮。

人類聯盟後方滲透小規模戰場,由策略長老:澤任總指揮。

大麥哲倫戰場,人類聯盟軍團建制,主要依據戰爭艦船等級劃分。例如,人類聯盟在大麥哲倫星雲的核心艦船,就是德布羅意王級艦船。下面四艘君主艦船,六十四艘公爵級艦船,以及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將帥艦,中軍艦,兵仕艦,碟機影戰士若干。

機械種族,就很駁雜。但是安德與機械種族爭鋒近百年,大概知道,機械種族有以下兵種:自殺式鷹隼戰機,蝮莽機群,魚骨艦船,巨齒鯊母艦,褐色機甲,銀色機甲,黃色機甲,紅色機甲,各類大小不一,功能奇特的戰爭機甲。

攻防武器,雙方以導彈,散彈,大口徑火炮,鐳射武器,脈衝武器,核彈,氫彈,鐳射網盾,等離子光劍,電磁護罩為主。當然也有很多不常見的大範圍殺傷性武器。

銀河系,某一個不知名星球上。亞伯拉罕艦奉人類聯盟命令,前來支援大麥哲倫戰場。

此刻,距離迪爾從聯盟聖殿離開,已經過去了很多天。

這段時間,影腦上面瘋傳的:博格林變為機械種族的至高存在,讓這位聯盟星戰史上的傳奇,一下子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亞伯拉罕艦上,柏和幾個熟悉博格林的人反覆在觀看太陽系,聯盟聖殿的影像。當初那震撼人心的一幕,顯然已經被有心人錄了下來。並迅速在影腦裡面擴散開來。銀河系,每一個角落都反反覆覆,一幀一幀的研究與當初那個場景相關的影像。

“竟然有能量體生命存在,竟然有能量體生命存在。而且是三個!”這群人熟悉影腦。都知道這個世界只有一個影腦,影腦需要一個特殊的全息投影儀投放才能工作。但是如迪爾,繆斯,莉西雅這般凝實,真切,是不可能的。何況聯盟發出紅色警報的訊息:人類聯盟中心長老院,發現機械種族入侵!早已經上了頭條。官方訊息已經證實了確有其事,影像裡的資料是真的。

迪爾,和傳奇影戰士博格林,簡直是一模一樣,唯一不一樣的,就是這個博格林身軀有一圈類似電磁波樣的詭異狀態。

傳奇依舊是那個傳奇,但是隨著那一段影像資料傳了出來。傳奇還被人為塗上了魔幻色彩。各種小道訊息,娛樂八卦,撰寫著關於博格林的神鬼之說,救世主之說,末世之說,一個版本又一個版本。

有說迪爾是全宇宙之王,降臨宇宙是來統一機械種族和人類聯盟的。也有說迪爾是機械種族至高者,裡面陰謀論說的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也有人說迪爾其實已經死了,但是由於其莫大的功績,在另外一個世界直接封神。現在降臨宇宙是來拯救人類聯盟的。

至於博格林和人類聯盟,聖殿長老的關係。沒有人關心。把他作為全民公敵?大部分人看熱鬧的居多。而影戰士們,因為那霸氣側漏的一句話:“奧!我現在去大麥哲倫戰場,幫聯盟解決機械種族!”直接在影戰士心中封神。他們最後選擇相信博格林,對博格林的尊敬一如既往。絲毫沒想過將來會在戰場上會與之對抗。

“奧!我現在去大麥哲倫戰場,幫聯盟解決機械種族!”還有誰?還有誰敢,把這場曠世之戰,說的如此輕描淡寫:幫聯盟解決機械種族!好像這幾百年來的戰爭都是一個笑話。這是對聯盟,在麥哲倫戰場上,贏得榮譽的名將,英雄人物的諷刺。

安德這段時間十分心累。因為影腦停止工作幾秒鐘,讓他在一個重要的戰場上失去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場本來有七分把握勝利的戰爭,因為幾秒鐘火力零輸出,使得各戰艦受到機械種族的瘋狂屠殺,反撲。十來年積累的一點點優勢,也在那一次失利下,瞬間全無。甚至此刻戰場的天平,隱隱有向機械種族傾斜的勢頭。

但是因為這句話:“奧!我現在去大麥哲倫戰場,幫聯盟解決機械種族!”讓大麥哲倫戰場,湧現出源源不斷的兵員。很多銀河系民間的戰鬥力量,紛紛自發組織朝大麥哲倫戰場湧來。還有以前一些被機械種族打怕了的聯盟艦船,也不再畏手畏腳,推託請辭,都有了回來一戰的勇氣。

雖然最近幾處戰場連連失利,但是人類聯盟的氣勢並沒有減少。反而各位影戰士,隱隱有些期待,是的,對博格林的期待,是的,所有影戰士在內心深處都想著博格林能突然出現,與他們並肩作戰。在他的帶領下,完成那些不可思議的大穿插,大迂迴,大包圍,閃電戰.......各種戰術,殺得機械種族節節敗退,滾回老巢。

不說了,我們回到我們的亞伯拉罕艦。他現在在一個荒蕪的星球上,稍作休整。它進入戰場的第一個任務,需要在這個星球上建立星際之門。

人類長途遠距離奔襲。後勤保障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主戰場臨近機械種族蜘蛛星雲,這麼多物資人員,調配到前線,人類需要大量的星際之門。以維持戰場的消耗。星際之門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機械種族何嘗不知道這個人類的痛點。因此往往很多中小規模的戰場,都是圍繞著星際之門而爆發的。星際之門是人類聯盟的痛點。而那些被聯盟選中,作為建造星際之門的星球,就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悲哀了。

也許人類聯盟勝利,守住星際之門,星球的原住民,在聯盟的幫助下,文明等級直線提升。或者戰場失利,行星被機械種族毀滅,甚至恆星系統被摧毀,這些都是十分常見的事。沒有辦法,怪就怪在,這些恆星系統誕生在戰爭之地。戰爭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