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天帝、天后身隕(第2/6頁)
章節報錯
但是實際上,皇者,是最為上層的存在,用的是垂拱無為,結繩而治,沒有制度,沒有刑罰,人言為“信”,出一言而民不違,在至簡至易中人們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正所謂,皇者,明也。
皇者統御世界不需要依靠著任何強大的手段,也不需要什麼嚴刑手段,只需要靠著一切順勢而為,便足以了。
也就是說,所有的皇者,都是被那些人所推崇者。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這便是一切最好的狀態,萬物順性而生,群民順性而長,人們在寧靜、安詳、無慾無求中安享上天的盛宴。
而帝者,僅次於皇的名號。
其所達到的境界和管理人民的依據是道德,以民為子,將人與萬物相區別,沒有皇的高遠廣大。
也就是以德服人。
帝者,不再如同皇一般採用無為而治,而是開始任用一些制度,來統御天下。
當然了,此時的制度也都是為了更好的能夠將天下治理好而已。
如果說皇便是道的話,那麼帝便是德。
正所謂失道而後德,所謂失道,便是失去了天道,而採取新的聖人之道。
這種境界,便是失去了天道之後的最好的境界。
這個帝之大道,實際上便是比皇之大道要弱上不少,其境界格局已經大大的衰弱了。
人族,乃是順應天道所生的,故而,這皇位更迭,也是符合了天道的。
最初的,乃是人皇,當三皇過後,便是五帝。
而當五帝消失不見後,便是人王了。
那些夏商周的帝王們,一個個都是人王之位。
而王,又被稱之為天子。
這個時候,境界少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王者,三橫一豎也。
三橫者,乃天、地、人也。
而參通之者,王也。
也就是說,王字的三橫,分別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中間的一豎代表著將三者貫通,作為王的人,必須具備對天道、地道和人道規律的把握。
只有這樣,才能夠統御天下!
這便是這些差別。
霸者,就更要差了。
王者好歹能夠統御天下,雖然需要藉助不少的因素。
但是也比霸者要強!
何為霸者?
霸者,實際上便是無法王天下的人,假借王之名,實則霸天下!
依靠自身的強大,強行統御眾生,這便是霸者!
當然了,霸之大道雖然在這四個大道之中算作是最為拉胯的一個,但是也是遠超不少大道的存在。
今日,嬴政將皇之大道和帝之大道相互結合給統御成為了皇帝大道。
這一下,便遠超了所謂的皇之大道和帝之大道了。
而如今,皇帝大道便已經是最為強大的統御眾生的大道了。
這種皇帝大道,實際上便是依靠國運,國運強則皇帝強,國運弱則皇帝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