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滄桑變化,秦始皇出!(第1/5頁)
章節報錯
時間不斷的流逝著。
凡界之中,春秋時代先後逐漸出現了五大霸主。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
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主。
而所謂的春秋五霸,實際上就是諸侯之長,就是除了周天子之外的所有國家當中最為強盛的一個。
這五霸當中,獨一檔當屬齊桓公和晉文公,也是實至名歸的霸主。
代替周天子行駛天子王道。
這兩位的功績也是遠超其他諸侯,是真正意義上的霸主。
無論是從出身還是從實力方面,那都是實至名歸的。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著絕對的實力。
周天子雖然沒落了,但這兩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了實際上的周天子。
只是名義上還是周天子的臣子,畢竟雖然禮崩樂壞了,但是這個時代還是無法這麼快的磨滅周天子的影響力。
他們誰也不敢真的太過發動兼併戰爭,只能夠利用自家的實力幫助自己過一把王癮。
而除了這兩位公認的霸主之外,還有兩位便是秦穆公和楚莊王。
不過這兩位畢竟出身不好,一個是西戎的邊陲小國,一個是南荒的楚國。
不過話說回來了,這兩位也都是各國公認的,畢竟這兩位無論是功績還是才幹都是十分顯著的。
所以,這兩位也都被公認為了是春秋五霸之一。
隨後,便是宋襄公。
如果將春秋五霸分為三檔的話,宋襄公無疑便是最差的一檔,甚至被很多人認為完全配不上春秋五霸的名聲。
因為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傢伙沒有絕對的實力,而且還在講著什麼所謂的仁義。
甚至身為霸主卻敗於泓水之戰。
所以,很多人實際上是看不上宋襄公的。
但是宋襄公的仁義也是真的仁義,而且擊敗了宋國的楚王也被中原諸侯所不齒……
而除了這五位之外,實際上還是有著好幾個的霸主的。
只是沒有算進這春秋五霸的名聲當中。
其中最為昌盛的便是晉國,因為晉國不只是晉文公稱霸了,還有著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晉定公,可以說上上下下的稱霸了上百年的時間。
還有著鄭莊公、吳王闔閭、吳王夫差、越王勾踐也都算是一大霸主。
從最開始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尊王攘夷。
到後面的晉文公—會盟天下。
再到秦穆公—獨霸西戎。
楚莊王—問鼎中原。
宋襄公—春秋大義。
這算是春秋五霸的常見五霸。
而實際上還有著真正的一段時間內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