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

姜文站在黃河邊上,望著眼前波瀾壯闊的景象,感到是文字怎麼也傳遞不了的力量。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再怎麼形容,黃河的壯闊只能描寫出寥寥的幾分之一。

現實中的景象,實在是令人太過於震撼了。

波濤驚打在礁石上啪啪作響,遠處的水流浩浩蕩蕩的奔騰入海,水實在是太多了。

算了,不水了!

欣賞了一抹美麗的景色之後,姜文選擇那一處能夠下水的地方,然後直接潛了下去。

哪怕眼前的景象再壯觀,姜文也不會忘了來的目的。

入目一片暗黃,哪怕潛入到水底,水流激盪之下全身傳來一股壓迫。

很顯然,滿是泥土的黃河壓力也比清水更重。

有的小世界在身,現在有了淨化黃河的能力,姜文這一刻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十分沉重。

望著眼前暗黃的母親河,姜文感覺他責無旁貸。

之前,他並不知道,哪怕新聞上的對黃河的訊息也一直在利好。

然而這條河流,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多少傷痛?

在古時候,黃河氾濫的次數無比的多,造成的洪澇更是不計其數。

這感覺,有點像後媽!

隨後,姜文直接潛入到水底,張開了小世界的通道,大力的開始吞噬泥沙。

並不是為了小世界。

這一刻。

姜文只感覺一股為國為民的豪氣在胸腔中肆意沸騰。

只要把底部的黃沙吞噬掉,黃河就會變回清澈溫潤的母親河,養育中華兒女。

而黃河的泥沙主要是懸移質,推移質很少。

這種沙質極易懸浮在水中,不易沉底,這也是造成黃河泛黃的罪魁禍首。

姜文腳下的這個位置屬於黃河口鎮,距離渤海已經不遠了。

他打算從這個位置沿著河流一直往上。

小世界經過了再次擴張,世界之力能夠吞噬物質的範圍以它為中心直徑已經有了六十米。

在這個範圍內,小世界探出來的世界之力具有強大的束縛力,可以把河床的泥沙全部都捲入其中。

繼續往上,沙土變化也十分明顯,汛期泥沙主要來源於暴雨沖刷造成的土壤流失,

粒徑較細,而非汛期泥沙多來自河床沖刷,粒徑較粗。

在河底形成較為清正分明的幾種沙礫,姜文選擇性的每樣都收取一些。

尤其是構成山脈,泥土越發肥沃越好。

畢竟這樣才能形成森林,而草原上的泥土就可以選擇另一種,較為鬆軟的沙粒來種植青草。

在此刻,藉助著大地規則,姜文可以把水流和黃沙直接分離。

沙土直接噴灑在地面上,加高小世界的土地厚度。

現在二十米厚的大地還是有些不夠的。

隨著天空裂開一道縫隙,如同暴雨般降落的黃沙在規則之力的控制之下,很聽話的凝聚成了黃土高原。

而在每塊大陸之間,姜文也設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