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魂到陰神轉變的關鍵一躍,我的精氣積澱越深厚,陰神誕生時擁有的潛力也就越雄渾。”

宋伯玉曾在陰淵修行百年,對於這關鍵一躍,隨著時間的流逝,感觸越來越深。

某種程度上,塑造陰神等於第二次投胎,準備越充分,陰神的根基才會越好,甚至可能發生奇妙的變化。

想到這裡,宋伯玉耐心等待時間流逝,一過午夜時分,他立刻再次進入銀月夢境,這次他要在夢境中嘗試開闢六腑氣海。

他早就達到臟腑不蠹境界,按理來說修行並無問題,但夢境之中,宋伯玉屢屢受挫,在開闢五臟積累的豐富經驗,竟無法作用到六腑之上。

炸傷、炸死是稀鬆平常,即使九死一生艱難開闢成功,也會隨著時間流逝緩緩消散。

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宋伯玉乾脆進入文孝先的歷史場景中請教府城名醫,老醫者摸了下銀子,又摸了摸鬍子,搖頭晃腦道:

“六腑共同特點是【傳化物】,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飲食物入口,透過食道入胃,經胃的腐熟,下傳於小腸,經小腸的分清泌濁。

其清者由脾吸收,轉輸於肺,而佈散全身,以供臟腑經絡生命活動之需要。

其濁者下達於大腸,經大腸的傳導,形成大便排出體外。

而廢液則經腎之氣化而形成尿液,滲入膀胱,排出體外。

我不懂怎麼內煉修行,但我想無論如何修行,都要遵循人體基理,你在這六腑開闢什麼氣海貯藏精氣,實在是南轅北轍。”

宋伯玉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不禁點頭,使出大把銀子,不斷請教,雖然不能開闢六腑氣海,但他想開拓思路,如何利用起來。

最終銀子花如流水,府城各大名醫也都盡心盡力,獻言進策。

夢境中剩下的時間,宋伯玉綜合聽聞、實踐、思考,最終確定了一個總體思路,那就是“因勢利導,宜傳則傳、宜化則化、宜藏則藏”。

現實之中,天色依舊黑暗,空氣微冷,宋伯玉眼睛明亮,已經想明白如何進一步夯實自身根基。

“不能逆人體之本性而行,當遵從本性,發而揚之!

我應該先疏通強化六腑傳化物之能,再以六腑為樞紐,將全身經絡傳化之能發揮至極,如此活絡通體後,就如同二次通脈!

在這之後,按照諸位名醫所說,人體穴位七百二十處,要害穴位一百零八處,致命死穴三十六處。

丹田其實就是一處要害致命穴位,既然丹田可開闢氣海,那其他要害穴位亦可開闢!

明日,我當在夢境中一試。”

宋伯玉有些激動,倘若真能開闢出除丹田外一百零七處要害大穴的氣海,恐怕他會成為古今內煉階段精氣第一渾厚之人。

最重要的是,純陽精氣蘊養神魂為陰神,純陽精氣量越多則陰神越神異,宋伯玉想要的就是這種純陽神異!

“此事並不容易,但也無需著急,慢慢推演就是。若是推演成功,我當尋覓更多妖魔,斬之,煉化為生命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