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張中彥硬生生的將這兩個字憋了回去。

鄭億年竟然用曲端曲威脅張中彥。

看到張中彥的神情,鄭億年知道自己的說辭奏效了。他像是沒有看到張中彥憤怒的表情繼續說道:“當年殺死區帥的張浚也被流放到了崖州,我估計他能夠從崖州活著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小。”

“這可是我們的投名狀。”鄭億年說道。

他的說法的確得到了張中彥的肯定,只不過投名狀這樣的用法多半是用在了綠林好漢這樣的江湖人士身上,作為大宋的大臣,鄭億年這樣的做法有些無賴。

張中彥沒有說話,他知道鄭億年這樣的做法是在討好於他。

“您要知道,過去文人冤殺個把武將可不是什麼大事情,焦用的事情可是歷歷在目的。”

當年狄青平定了“農智高之亂”後他的聲望達到了巔峰,但是他的地位依然遠低於文人。

歐陽修稱為“社稷之臣”,號稱賢相的韓琦對狄青,那可說是非常之不客氣,竟至於到了以羞辱狄青為樂的地步。

有一次,韓琦出鎮定州路時,狄青恰擔任總管。正好狄青的舊部焦用帶兵路過,狄青便請他一起喝酒。恰好此時有部下誣告焦用剋扣軍餉,韓琦便下令逮捕焦用,準備處決。

這當然算是在整飭軍紀,但嚴格說起來,這一沒有調查,二即使坐實罪證,焦用也罪不至死。

狄青得知以後趕去撈人,口口聲聲“焦用有軍功,好兒”。結果韓琦嗤之以鼻,反而來了一句,在“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才是“好兒”,焦用算什麼東西!

於是焦用就被殺了,而殺死焦用的理由僅僅就是為了“殺雞儆猴”,警告狄青,並公開宣示對武將的鄙棄,對軍功的不屑,以及文臣對武將生殺予奪的權力。

至於事後對韓琦的處理,也就是口頭上說了一句注意方式方法而結束了。

而這一次朝廷竟然會為了一個武人處理一個文人,這已經是破天荒的一件事情了。

“這就是朝廷的誠意,如果沒有你,那麼朝廷是不可能因為這件事情處理張浚的。”鄭億年說道。

“對於朝廷來說,他們可不分是非對錯,曲大帥雖然功勳卓著,但是朝廷可不會因為曲大帥的功勳卓著而處置一個文臣,能夠處置張浚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是陛下特別看重你。”鄭億年話裡話外的意思很明顯,做這麼多都是為了你。

這讓張中彥十分感動,因為按照宋朝人的標準看,大宋朝廷的確做的足夠多了。

看到張中彥感動的神色,鄭億年知道自己的遊說幾乎快要成功了。

“我知道你加入金人是為了當年曲大帥,而現在陛下已經幫你完成了復仇,你的私仇已經得報了。而金人和宋人之間是國仇,我認為你應該開始報國仇了。”鄭億年給了張中彥一個臺階。

張中彥沒有說話,在他的眼中其實金人對他還是很不錯的,給他足夠的信任,也給了他足夠的許可權,這樣一下子背叛金人他有些接受不了。

“你並非是背叛金人,而是在幫助金人。”在顛倒黑白上,鄭億年的才能很不錯。

他告訴張中彥,如果金人和宋人繼續打下去,那麼他們之間的仇恨會越來越大,現在很明顯金人不是宋人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