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覺得那個清微派的開價有點高,但是這樣的條件他可以答應,和自身的安全比起來這點代價是值得的,甚至清微派可以成為他奪回自己權力的幫助。

“還有那十萬錢?”海公公問道。

如果是過去,趙桓不要說十萬錢了,就算是百萬錢他也掏了,但是現在這十萬錢對他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字,他根本拿不出來。

“和清微派的人說,這錢先欠著,將來我還給他們二十萬錢,不,我還給他們百萬錢。”趙桓說道。

“好的,那老奴就這樣回覆他們了。”海公公回答道。

不過當趙桓第二天見到海公公的時候,海公公是哭喪著臉的,因為清微派的人不同意賒賬,而是一定要趙桓付出這十萬錢。

這讓趙桓很是憤怒,他是皇帝,是一言九鼎的存在,竟然有道士認為他會賴賬。

幸好海公公接下來的話語讓他的心中稍微好過一點:“因為那群道士打算重修太乙宮,他們手上沒有這麼多錢,打算讓太乙宮主出這個錢。”

趙桓知道,有一個人肯定有錢,富貴險中求,他向那個人求助。

那個人就是韓世忠。

“趙桓提出要二十萬錢去泉州建造自己的行宮?”當聽到邵宏淵轉述的趙桓離開合肥城的條件的事情,韓世忠笑了出來。

“還真是不將自己當做皇帝了,當中還要吃一個差價。”韓世忠笑著說道。

“是啊,看來清微派對於聖人的誘惑還真是很大。”邵宏淵回答,韓世忠可以用輕蔑的語氣調侃趙桓,但是他不能,他只能恭敬的稱趙桓為聖人。

顯然趙桓的所作所為在韓世忠和邵宏淵的預計之下。

“給他十一萬錢,公賬上走十五萬錢,以後讓秦檜那個傢伙付錢,老子忙了一場也要問他收一點辛苦費,公賬上付十萬錢,一萬錢我自己出,算得上我對他最後的一點敬意。”韓世忠吩咐說。

邵宏淵答應了一聲,就離開了。

當韓世忠只答應給趙桓十一萬錢的時候,趙桓有些憤怒,他可是皇帝,什麼時候皇帝用一點錢需要看別人的臉色。

不過為了自己的安全和之後的“大計”趙桓覺得他自己應該忍耐下來。

清微派的道士在收了錢之後果然辦事非常的麻利,他們表示新的太乙宮已經在新建之中了,而且他們還給了趙桓道纂,還親自給趙桓受了籙。

趙桓在受籙之後待遇一下子好了很多,他多了很多的眼線,因為這些人都是清微派的信徒,甚至連邵宏淵看到他都客氣了很多,邵宏淵表示自己也是清微派的信徒,在某些時候會給趙桓以方便。

當然邵宏淵表示,自己還是有底線的,那就是行方便可以,但是他不會冒險行事的。

不過邵宏淵還是透露給趙桓一個訊息,那就是清微派在泉州很有勢力,當地的官員不少都是清微派的信徒,而福建路現在最高官,安撫使薛弼,也是清微派的信徒,而這個信徒目前正在泉州翹首以盼,等待著太乙宮主的到來。

趙桓聽聞之後忍不住想要去福建了,因為他看到了東山再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