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淮淪陷的速度非常快,只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金人就推進到長江北岸的和州。除了合肥及其周邊,整個兩淮地區全部都落入了金人之手,而且從情況看,金人隨時都有可能渡過長江。

急速變化的形式也讓整個朝廷混亂了起來,畢竟對方準備打你,和對方快要打到你是完全兩個概念。

不久之前朝堂上對於荊襄和巴蜀的戰事還會有人指指點點,覺得要麼劉錡打的不行,只在襄陽被動挨打,沒有主動出擊,攻擊汴京。要麼覺得吳璘打的過於的保守,只會閉關自守,不會主動出擊。

總之,如果是他們來指揮這兩個地方的戰事,他們早就將金人擊敗了,不會拖上這麼長的時間。

但是當金人屯兵和州,打造戰船的時候,這些人一下子都說不出話來了。

現在整個朝堂沒有人關心荊襄怎麼打,巴蜀怎麼打,他們關心的是臨安怎麼打,兩淮怎麼打?

“現在金人兵臨長江,你們說說看,我們現在該怎麼打?”說話的人是秦檜,當他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整個朝堂雅雀無聲。

“韓世忠誤國!應該立刻罷免他的兵權,派一個敢戰之士前去兩淮主持戰局。”發言的人是葉義問,在他的眼中,韓世忠的打發很有問題。

韓世忠手上幾乎就是宋人大部分可以野戰的兵力,他竟然將這些人馬全部放在了合肥附近,又抽空了兩淮所有的守軍,這樣的行為才是倒置金人長驅直入的最大原因。

所以對於韓世忠這樣的做法,朝廷大部分的人都是不滿的,在他的眼中韓世忠就是應該在兩淮拼命,將金人擋在兩淮,而他們這些擁有高深智謀之士,可以在臨安這裡運籌帷幄,最終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

果然葉義問的話語一落,就受到了朝廷上眾人的附和,他們覺得葉義問說的非常有道理,韓世忠的做法果然有很大的問題,是畏戰,需要朝廷臨陣換將或者好好整肅一番,最好韓世忠在兩淮展開反擊,將金人打回去。

看到朝廷上的洶洶議論,秦檜像是完全不知道一樣,等眾人討論夠了,他才開始發言。

“諸位說的都對,不過現在有一個問題,哪位想要前去兩淮,接替韓世忠的職位。”秦檜說道。

他的話語頓時讓那些人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畢竟對付一些“上書”黨,“你行你上”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和策略。

但是即使這樣也不夠,因為真的有人覺得自己很行,比如樞密院計議官、軍器監及知泉、漢二州的陳康伯就認為自己行。

他果斷站了出來對秦檜說道:“秦相,我過去在樞密院任過職,對於戰事也有一定自己的看法,現在韓郡王在合肥苦戰,我打算前往合肥去幫助他。”

陳康伯的話語讓秦檜有些意外,他沒有想到真的有人會跳出來接這樣的一個坑,一時之間有些冷場。

秦檜知道,他不可能答應陳康伯的話語,因為他過去有一條經驗,那就是憑藉著血氣之勇做事的人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而失敗的可能性遠遠比成功要高。

因為像這樣的人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比如說賭徒。

當聽到陳康伯的話語之後,朝廷中的眾人沸騰了,既然有人跳出來想要上戰場,自然要推他上去,最好這樣的一個嫩頭青一上頭直接和金人打起來,他的死活不重要,只要能夠阻擋金人,讓金人沒有辦法這麼快進攻臨安就可以了。

他們雖然一時之間跑不出去,但是他們的家人現在都在忙著將手上的財物運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