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先的計劃很快就被透過了,甚至可以說在開戰之前他的計劃就經過了何白旗等人的認同。

只不過,為了讓三佛齊和烏合之眾那些炮“炮灰”更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在管天下的建議下有了這次軍議。

這讓那群烏合之眾和三佛齊的義勇者覺得自己被“尊重”,即使讓他們承擔“送死”的任務也能夠打出自己的“氣勢”。

在宋人和三佛齊人組成的“聯合軍”軍沿穆西河抵達戰場後,董先不由的發出了感嘆,親眼見到的守軍佈陣,比他從情報中獲知的更為的直觀。

他立刻意識到守軍佈陣的巧妙。

董先是個厚道人,所以這一次為了不辜朱羅人方面的用心良苦,他決定將計就計。

“前進!前進!為了三佛齊,前進!”梁臣大聲鼓舞著三佛齊人計程車氣,作為三佛齊人的“求援使者”,他自然成為了這些三佛齊人的頭領,這些三佛齊義軍之中自然有人不服從他的命令,只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不服從他的人,要麼在上船的時候失足落水而死,要麼就是喝醉了酒在一個水盆大小的池塘中淹死。

梁臣一馬當先,走在了隊伍的最前頭,他身上穿著華麗的鎧甲,他身邊跟著的親衛也穿著華麗的鎧甲,他們的裝扮就像告訴別人,我才是大將。

他的親衛自然是三佛齊人,至少梁臣是這樣說的。

“你不要在前進了,你快進入朱羅人的攻擊範圍了。”梁臣想要帶著隊伍繼續進攻,但是他旁邊的一個“三佛齊”侍衛拉了他一把。

梁臣自然從善如流,他的“三佛齊”侍衛過去可是岳家的家將,參與過多場和金人的血戰,戰場經驗非常的豐富。

“跟著我衝啊!”梁臣怒吼了一聲,帶領著三佛齊的義軍,衝向了重兵看守的渡河石橋,可能由於騎術不精,梁臣不知不覺落在了隊伍的後面。

守衛石橋的也是三佛齊人,他們是服從朱羅統治的三佛齊僕從軍,這些僕從軍也同樣被作為炮灰,站在了戰場的第一線,他們和三佛齊義軍的裝備相當,同樣是沒有甲胃,大部分人連衣服都沒有,拿著竹製的武器,奮勇斬殺著自己的同胞。

朱羅人和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三佛齊的土地上展開了交鋒,而三佛齊人也為了這場交鋒流出了第一滴血。

顯然朱羅人的僕從軍佔據著地利,他們在戰場上漸漸取得了上風。

在這時候,董先動手了。

他集中了“海貿”中所有可以當做戰艦的船隻,強行試圖從水路進行突破,這些船隻之中不僅有大型的海貿船,甚至還有宋人的制式戰艦,這些本來在長江上使用的戰船竟然被拆卸,透過海運後在穆西河上重新組裝,在利益面前,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

“分進合擊,看來宋人想要從水路突破。”巴蘭答加看著戰局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雖然石橋這邊宋人的軍隊看上去數量較多,但是卻亂哄哄的,顯然就是湊數字的二線軍隊,反而那些船隻看上去頗為的精銳,其中一些只能夠在河上運用的戰艦更是巴蘭答加的心頭之患。

他迅速調整了自己的部署,將石橋上部分的朱羅士兵移動到小島之上,同時讓投石機時刻關注水面,隨著準備攻擊進入射程的宋人船隻。

同時巴蘭答加讓自己作為預備隊的水軍船隻駛入河道,躲在投石機的射程之內,準備和進攻的宋人艦隊進行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