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陷阱(第2/2頁)
章節報錯
“吳璘並非庸人,他絕對會防備著我們的伏兵。除非到了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匆忙退軍哪有不留後手的。”張中彥說道。
“才甫說得有有道理,如果我是吳璘我一定會防備著我退軍時候的謀略。”徒單合喜道。
“我有一個建議。”張中彥說道,“不過這個建議有些冒險。”
“一切的責任有我負擔。”徒單合喜說道。
“我們從大散關正常退軍,將軍您平時做什麼,這時候也做什麼,不要有絲毫的異樣,同時我們令人假扮大軍就救援汴京。同時我們撤走大部分在鳳翔等府的駐軍,造成我們大張旗鼓去支援汴京的假象。”
這是一個非常大膽的計劃。
張中彥將金軍分為三個部分,戰鬥力最弱的一批軍隊去支援汴京,這部分軍隊要多打旗號,讓吳璘有一個誤判。
次強的軍隊進入京兆府一帶,加強京兆的防禦,這是應有之意,畢竟京兆府也是重地,丟掉京兆府和丟掉汴京沒有什麼區別,這絲毫不會讓吳璘起疑,甚至會堅定吳璘認為金人真的去了京兆府的信心。
最為精銳的騎兵則被隱藏在了鎮戎州,那裡地廣人稀,宋人絕對不會發現那邊多了很多精銳的騎兵。
張中彥賭的就是人性。吳璘需要一場勝利來奠定他的威望,比如趁著金人空虛的機會收復秦、蘭、桃、隴等州,當一場大勝的契機擺在他面前的時候,吳璘絕對會去抓住。
當年吳家兄弟就是抓住了張浚想要扳倒不停他話的曲端這個機遇才會飛黃騰達的。
張中彥會在德順軍佈置一定的兵力,進行抵抗,這個地點也是他精心計算過的,如果離巴蜀太近,一方面金人無法切斷他們的糧道,另外一方面宋人發現了不妥要退軍的路線也短,無法取得更大的戰果。
如果這個地點太遠,吳璘雖然建功立業的心比較重,但是他也會考慮到自己的安危,也會慎重進軍。
而德順軍就是一個很好的地點,如果收復秦、蘭、桃、隴等州,德順軍必須要被打下來,不然金人以德順軍為據點可以輕鬆威脅到這些被收復的州郡,那邊的宋軍也不得安穩。
同時,只要將宋人的主力牽制在了那一點,從京兆府行動的軍隊只要速度夠快,就可以切斷宋軍的退路。
“妙計!妙計!”聽完了張中彥的話語,徒單合喜高興的叫了起來,這個計劃不怕宋人不上鉤。
只是他想到了一個問題。
“從京兆府出軍的行動一定要迅速,而吳璘肯定也會防備著我們這一手,去的軍隊多容易引起宋人的警覺,而去的軍隊過少則不能很快的切斷宋人的退路,這才是其中最大的難點。”
“不必憂慮,即使沒有切斷宋軍的退路也可以,只要做出了切斷宋軍的樣子,宋人一定會不戰自潰的,因為吳璘的威望不夠,順風順水他還行,一旦情況不利他一定會對下面軍隊失控。畢竟沒有人比我更瞭解宋人了。”張中彥自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