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個人提出了反對,那就是依然還做著漢壽亭侯美夢的關鈴。

因為他覺得如果他們真的能夠打下汴京,那麼他真的可能成為漢壽亭侯。

“陛下給我們這個命令,必然有他的道理,作為一名大宋的將領,我堅決執行陛下的命令。”關鈴說道。

當然他絕對沒有用他的五百校刀手攻陷汴京的想法,畢竟在抗金神戲劇情抗金奇俠,手撕金人之中,都沒有這麼誇張。

為了攻陷汴京,他絕對要拖上那些義軍。

“要去你自己去,我們對於找死沒有什麼興趣,即使是當年嶽元帥在世也沒有這麼託大。”徐慶說道,顯然他很反對關鈴的提議。

“吾以忠義為先,你們這麼做將忠放在哪裡?”關鈴說道。

董先和徐慶立刻反駁,王友直、辛贊和牛皋一直在勸,畢竟牛皋只是名義上的統領,他們這群人只能算的上是一個鬆散的聯盟。

“諸位將軍,對於這個命令我有一個看法。”關鍵時刻打破尷尬氣氛的人還是諸葛錦。

“諸葛老弟,你對於這個命令怎麼看?”牛皋對於諸葛錦一直高看一眼,雖然他的地位並不高,他只是作為關鈴的副手,一個團練副使真的算不上什麼人物,但是牛皋還是允許他發言了。

“如果是陛下帶領我們這些軍隊,汴京打的下來嗎?”諸葛錦問道。

他的話語讓眾人無法回答,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這顯然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怎麼看都知道陛下不可能打下來。

“除非孫武在世,在這樣的情況下,換孫策來都沒有可能。”董先說道,他倒是沒有什麼忌諱,說了眾人不太好意思當面提及的話語。

“所以陛下並非如此失智之人,他並沒有命令我們打下汴京吧。”諸葛錦指著命令上“伺機”兩個大字說道。

“伺機者,趁機而已。”諸葛錦偶然咬文嚼字了起來。“陛下只是讓我們試著收復汴京,可沒說一定要打下汴京。”

“其餘不問。”王友直也讀著命令中的這四個字。

“是啊,打沒有打下來不問。”諸葛錦說道,“這個命令就是叫我們去打,甚至只要做出打汴京的樣子就可以了。”

“還有一點就是,陛下也沒有規定我們何時退?是否能退,只要我們做出了打汴京的反應,就可以從容退軍,甚至只要做一做樣子,再撤退就可。這也能保證我們自己的安全。”

在諸葛錦的一番分析之下,這些人才明白了他們陛下給予他們的並非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反而是一個他們可以做,而且具有可行性的計劃。

“陛下不愧是陛下,只要汴京一亂,金人的軍隊必然會亂,陛下就能夠戰勝他們。汴京一亂,也是我們脫身的大好時機。”王友直說道。

“可是,我們的人馬只有這一些,就算是做出要打的樣子都有些困難。”牛皋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我有一無中生有之計。”諸葛錦緩緩說出了自己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