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直的感覺其實一點也沒有錯,他們的確被孫權當做了炮灰使用。

對於這件事情孫權覺得理所應當,慈不掌兵,該賣隊友的時候一定要賣隊友,只要他們的犧牲值得。另外他對於這件事情很有經驗,為了發揮這些炮灰的作用,他必須要給這些人一個希望,那就是大宋會支援他們,這樣,那些義軍就會拼死打到底。

至於派過去的人也非常的有講究,派過去的人太強,孫權捨不得。比如派韓世忠帶一萬騎兵過去,這的確是一個很有利的支援,但是萬一韓世忠和騎兵有損失了怎麼辦,大宋經歷不起這樣的損失。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如果派過去的人太弱地位太低,兵力太少,這不是去幫忙的,而是去潑冷水的。

而孫權剛好手上有一個適合的人選。

那個人是上一次石樑河大戰的英雄,是他在關鍵的時候出現,挽救了宋軍的頹勢,讓大宋的軍隊徹底扭轉了局勢。

他的家世非常好,在一千年前,他的祖上就有了爵位,甚至被稱為威震華夏。

他的手下有一支常勝軍,就是這支軍隊成功穿越眾多的敵軍,最後建功,這是何等的戰鬥力和執行力。

他有著遠大的理想,為了實現這樣的理想,他願意付出,也願意冒險,他的遠大理想也受到別人的尊敬。

這個人就是莒州團練使加封食邑二百戶關羽的後人關鈴。

在石樑河的戰後,孫權最終還是接見了他,畢竟他作為石樑河大戰的功臣之一,不見他是不合適的。

關鈴是一個實誠人,當孫權問他的理想是什麼的時候,關鈴回答說要恢復祖上的榮耀,甚至想要超過自己的祖輩。

他的這個夢想讓孫權很是感嘆,如果關羽的後人能夠為他所用,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為了幫助這一位未來的漢壽亭侯實現自己的夢想,孫權在石樑河之戰後並沒有提升他的官職而是直接給了食邑二百戶。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榮譽,食邑可比官職難弄的多。

而且在這一次王友直起義之後,孫權第一個就想到了要給關鈴機會,雖然現在的大宋已經沒有亭侯這樣的一個職位,但是孫權覺得如果關鈴立下了足夠大的功勳,就一定可以給他一個亭侯。

比如去支援王友直的起義,而孫權給予的關鈴的只有一個命令,並沒有給他任何的兵力,就讓他帶上自己的本部兵力出發了。而他的本部兵力只有五百校刀手。

這樣的兵力無疑是以卵擊石。

不過孫權隨後的話語讓關鈴接受了這個命令。“昔日關羽依靠著五百校刀手,無敵於天下,擊曹賊而曹賊敗,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如果你想復刻祖先的功績,那麼五百校刀手足矣。”

“陛下所言甚是,如果沒有孫權那個背信小人在背後偷襲,我的祖先說不定已經光復漢室,還於舊都了。”關鈴說道。

“這一次,我派你前去支援王友直,如果一切順利,你立下了足夠大的功勳,經管現在大宋已經沒有亭侯這個爵位了,但是我還是願意在你的身上開一個特例。”孫權像是沒有聽到關鈴的話語,繼續了他的話題。

“願為陛下效死!”關鈴很是激動,他沒有想到陛下會這麼看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