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孫權的抉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成年人的選擇並不是都有“我全都要”,有時候他們必須要從兩杯毒酒之中選上了一杯。
雖然秦檜並沒有說這兩個方案的後果,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選長江就是丟淮南,選淮南就要揹負著可能丟臨安的壓力。
“韓郡王,您老於戰事,您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秦檜笑著問道。
這時候先回答問題的人很不合算,將來萬一出了什麼事情這個人必須要付首要責任,現在秦檜直接將這個皮球踢到了韓世忠的腳下。
在大宋有高俅這樣一個世界級球員,韓世忠也是踢球的一個好手。
“兩種策略各有利弊,老子我打了一輩子的仗,都不知道怎麼選,秦相您能力強,你一定知道該怎麼選。”韓世忠踢的一腳好球。
“打仗是你們武人的事情,我可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我所能做的就是供應你們武人錢財不缺,糧食不缺。”秦檜同樣也是一個好手。
“伯英您和金人多有交手,在廬州城下您更是以一人之力擋住了金人的進攻,這件事情您覺得該怎麼處理?”韓世忠接到皮球后又傳給了張俊。
“前面我就說過了,我們要以陛下的安危為重,我們守長江。”張俊的態度倒是很明確。
“那麼淮南就這樣白白丟掉了。”韓世忠說出了守長江的弊端。
“那韓郡王您認為一個淮南和陛下的安危哪個重要?”張俊來了一句反問句。
“陛下的安危很重要,淮南也重要。臣認為,我們還有一種做法,我們可以將兩件事情合併為一件事情。”韓世忠的話語越來越微弱,因為他覺得這件事情不是很靠譜。
雖然他的兒子現在貴為水軍都督,認為陛下至少和當年的太祖比較像。但是韓世忠卻不這麼認為。
單單一件事情並不能看出一個人的才華,當年趙構也在靖康之難的時候高光過。後來的事情只能證明那只是他的曇花一現。
在他的心中趙構充其量和宋太宗一個級別,甚至連宋太宗都不如,他遠遠比不上宋太祖。所以請趙構上前線這件事情必須要慎重。
“胡來,陛下身系整個大宋,不可輕動!”孫權還沒有做出自己的回答,秦檜就替他拒絕了。
“陛下是大宋的陛下,為了保住大宋的江山冒一些險也是值得的。”韓世忠說道,“這就是他的責任。”
孫權一下子明白了韓世忠的策略了,韓世忠還是傾向於守淮南,只不過他不能明著說,他先攛掇著孫權去淮南,這肯定不行,所以最後還是退而求其次主守淮南。
他的小伎倆不僅孫權瞞不過,連秦檜也瞞不過。
“韓郡王想的還是守淮南啊,我有一個問題,臨安失陷我們有亡國之憂,而淮南失陷我們有亡國之憂嗎?對於我們來說,延續自己的國家才是正途。”秦檜說道,“即使是這樣韓郡王依然想要守淮南嗎?”
“丟掉淮南我們只是一個割據政權,就如同當年的孫權一樣,對於我們來說似乎國家的正統更為的重要。”何鑄這時候說話了,進士出身的他對於華夷之辯很是擅長。
孫權看明白了,秦檜勢力的人更希望追求穩妥,只要能夠守住長江就可以了,至於淮南不淮南的他們無所謂。
而韓世忠為首的反秦派則認為淮南非常的重要,這樣白白丟失是很吃虧的,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