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等來的只有這兩個人的沉默,似乎是一個預設。

“這個趙構。”孫權嘆了一口氣,趙構實在是令他一言難盡,在這件事情上從兩個女人的反應上,如果是過去的趙構說不定就會上當了。

這時候的孫權突然心念一動,他想到了一個主意。

那就是找到了一個背盟的好藉口。

他早就想撕毀和金人之間的合約了,在他的眼中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平等合約,簡直比過去客將劉備借掉的荊州還要令人髮指。

只不過條約上的墨跡未乾,這樣撕毀條約即使是他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當年攻擊關羽還要有一個擅取湘關米的藉口,而現在他沒有任何的藉口。

衝冠一怒為紅顏,精蟲上腦小頭指揮大頭。雖然從時間上看孫柯基並不可能知道這兩句話,但是這不妨礙用這兩句話來形容現在孫柯基的想法。

只要趙構這個人平時夠爛,他被女人特別是心愛的女人鼓動背盟這件事情就越自然,即使是秦檜也不能發現其中的“破綻”。

這樣的做法有一個唯一的問題,那就是容易引起秦檜對於嶽銀瓶的猜忌,今天嶽銀瓶可以挑唆趙構去對付金人,明天她能不能去挑唆趙構去對付他秦檜呢?

所以孫權預計,這樣做了之後會給嶽銀瓶帶來一定的風險。

給嶽銀瓶帶來風險就是給他孫大帝帶來風險,所以這樣的風險要扼殺在萌芽之中。

為此,孫大帝做了兩手的準備,一手是找一個好藉口,好的背鍋人,那就是他破盟的原因不能單單是嶽銀瓶。

這就好比一個大的失誤如果由一個人造成,那麼這個人就毫無疑問就成為了責任人,如果這個失誤就是由兩個人造成的,那麼背鍋的就變成兩個人了,每個人的罪過就小了很多。

如果單單是嶽銀瓶說不定秦檜會不顧一切殺死她,如果是金人在儀式中出了一點差錯,惹怒了趙構,那麼趙構破盟就變成了金人和嶽銀瓶共同的原因了,那麼秦檜就不一樣會下這樣的決心。

此外,萬一金人在儀式上很老實,讓他一點也抓不到錯處,他還有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請另外的一個人背鍋。

背鍋的就是嶽銀瓶的那個侍女,她口中的朋友。

嶽銀瓶的話語都是從她的侍女教她的,她只是一個政治素人,一個政治小白,一切都不是她的錯。說不定秦檜會看在嶽銀瓶好操縱的份上放過她,畢竟他也是有可能去操縱嶽銀瓶的。

至於那個侍女會怎麼樣這就不是孫柯基的考慮範圍了,畢竟孫柯基的道德觀念比上曹人妻只能夠好上那麼一點。

和金人的見面開始了,從這一刻開始,整個歷史的軌跡被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