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後樹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就是樹立信譽。
商鞅徙木立信,秦國因此變法成功。
文侯冒雨赴約,魏國始能興盛強大。
這其中都離不開首領或者主腦的公信力的體現。
大餅是一定要畫的,但是光給兵卒畫大餅而長久不兌現,若像袁術一樣,久而久之,還有誰會聽從孫策的號令,還有誰願意為了孫策捨生忘死?
看看袁術麾下的文成武將吧,一個個文恬武嬉難道因為全是庸才?難道他們全然沒有抱負嗎?
孫策看來卻非如此,其實都是卷得久了沒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對待,然後都躺平了,開始比起爛來。
以孫策之明智,豈能看不出來袁術行事的弊端嗎?豈能不從中吸取教訓?
而孫策若要樹立起自己的公信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效仿一下先賢的事蹟。
遠有吳起與士卒同甘共苦,為小兵吸吮腳上的爛瘡而能令其捨生忘死。
近的有曹操縱馬踏稻後寧願自戕,也要以此來標明其明令禁止,賞罰分明的決心。
甘於清苦的自律孫策並不缺少,以身作則的決心孫策亦不遑曹操多讓。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孫策向看著他的眾兵卒們挨個注視過去,被他視線掃過的兵卒都紛紛低下頭來,不敢與其對視:“此語軍中亦然!”
“孫河何在!”孫策忽然面色一肅,對站在自己身後近在遲尺的孫河視若不見,反而直視前方大喝道。
“末將在!”孫河也一臉嚴肅,從孫策身後而出,來到他身前納頭便拜,聆聽孫策的號令。
一問一答之間,肅殺之氣盡顯無疑,讓一眾新附之兵紛紛有一種重回鐵血軍營之感。
“暫命爾為軍令官,掌軍中殺罰,且當眾宣我軍令!”孫策大手一揮命令道,言語之間是不容一絲一毫違抗之氣勢。
“末將領命!”孫河大聲相應一聲後,從懷中掏出一份孫策早就寫好的軍令條例,又站起身來面對眾人掃視一圈,一股濃烈的殺氣從其身上迸發而出:“眾兵卒聽令!”
“我等聽令!”眾人惶恐之間連連跪倒在地,一時之間,全是膝蓋碰撞地面的沉悶敲擊聲。
“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
“二:呼名不應,點時不到,違期不至,動改師律,此謂慢軍,犯者斬!”
“三:夜傳刁斗,怠而不報,更籌違慢,聲號不明,此謂懈軍,犯者斬!”
“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
“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
“六:所用兵器,弓弩絕弦,箭無羽鏃,劍戟不利,旗幟凋弊,此謂欺軍,犯者斬!”
“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
“八:好舌利齒,妄為是非,調撥軍士,令其不和,此謂謗軍,犯者斬!”
“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女,此謂奸軍,犯者斬!”
“十:竊人財物,以為己利,奪人首級,以為己功,此謂盜軍,犯者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