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一時不能明白其人如何考慮,所以憂患諸葛玄的對自己的態度。

二者,乃是與自己隔江對望的殺父仇人江夏太守黃祖。

黃祖乃劉表大將,歷任江夏太守為荊州鎮守西大門抵禦江東的威脅,曾經以江夏一地成功抵擋孫堅、袁術以及後來的小霸王,最後歷經數十年才在孫權的進攻下拜亡。

因此,其人絕非碌碌無為之輩,乃是孫策將來進攻荊州市時最大的阻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而如今,孫策憂患,但是並不懼怕,因為但是不光是演義中還是歷史中,此人雖然守成之處可圈可點,但進略則乏善陳可,幾乎沒有什麼主動出擊的記載。

三者,乃是荊南四郡的實際領導者,與劉表劃江而治的長沙郡太守。

此時的長沙郡守正是演義中被劉備所殺並且奪得的盧馬的江夏太守張羨,其人和荊南其餘三郡的太守同為荊南大族,彼此之間抱團結盟,早就對劉表的統治心懷不滿,不日便會掀起叛旗。

雖然張羨和劉表的矛盾不能調合,柴桑與長沙之間隔著羅霄山脈因此不太可能受到來自張羨的進攻方向,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孫策如今的體量太過渺小,不容他不慎重考慮,因此最好能與和他擁有共同敵人的張羨結成攻守同盟才可完全抵消荊南帶來的可能威脅。

不過外患雖然更加危險,但是還有緩衝的餘地,如今內憂刻不容緩,不容孫策視若無睹,他必須要儘快拿出對策,先發制人!

……

夜,柴桑,姚氏塢堡內一場小型的族會議此刻正秉燭而議。

堂內,姚氏前任族長委坐於主位之上,興味索然之下有些萎靡不振。

姚氏當代領軍人,柴桑縣尉、現任族長姚發則恭敬的奉陪於下手,不斷的向老族長介紹著縣中的現狀,族的事務。

而家族新一代後進之輩,姚氏新星姚景亦小心的陪侍於末座,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努力的吸取消化著這些姚氏不傳之辛秘。

“最近新任的柴桑長如今有何動作?”老族長忽然抬手打斷了姚發之語,有氣無力的問道。

“還能如何?其人每日龜縮在軍營之中不出,上任旬月連柴桑縣衙都未入過。想來莫不是失了膽氣,真是有辱孫堅猛虎之名。”想起了筵宴之上風輕雲淡的孫策,姚發心中不由得一股怒火油然而生,在柴桑地界跋扈慣了的他何時受過如此之辱。

“我聞孫策初至之時,汝曾故意羞辱於他,是也不是?”老族一直眯縫著的老眼微睜,一股精芒射出,讓人不敢小覷了這個耄耋老人。

“不過試探一番,未曾想其人倒是膽小如鼠之輩。”姚發麵色恭敬,心中卻滿不在乎。

“唉!此舉卻是不妥啊!”老族長面露憂色。

“哦?有何不妥?”姚發問道。

“其人初至柴桑,跟腳不明,來意不顯。試探是對,但是羞辱卻太過,其人畢竟是公候之後,其父故舊遍佈揚州,其人又摔兵氣勢洶洶而來,不可不慎重。”老族長解釋道。

“其人家道中落,早已不是破虜將軍之公子了,孫堅舊部不是被袁術所吸納就是自立門戶。想來無非又是一任草包縣長,老族長多慮了”對姚族長的謹小慎微,姚發卻越發的鄙夷,心中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