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外征戰的武將,除本身鎮守邊疆,亦或者像都護府都護這樣,掌握一方軍政大權的,回到朝廷之後,都應該收回兵符才對。

尤其神武侯,在軍中本來就極具威望,更應該做一個富貴閒人,可陛下,依舊讓對方掌握兵權。

且與之前不同,神武侯前往鎮北關,主管的是整個北境的兵馬,是大魏的精銳大軍。

這軍權,應該掌握在朝廷和皇帝手中才對。

只是陛下,似乎對此並不在意。

雖然神武侯忠於朝廷。

但為了平衡朝中勢力,怎麼也需要注意一下吧?

對此,很多大臣都不理解,連兵部尚書林遠松也是如此,感到疑惑。

可宋公文和張正明卻不這麼覺得,他們很清楚,經過這段時間之後,陛下的威望已經無人可及,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大軍中。

更為重要的是,天下百姓都將陛下是為明君。

在皇帝如此得人心的情況下,即便手下有人掌握軍權,但也絕對影響不了什麼。

所以,陛下對此根本根本不在意。而讓神武侯繼續掌握軍權,一是為了穩定軍心,二就是等將來,北境再發生大戰的時候,可以直接進行調配。

他們覺得陛下的這個決定很正常,也很明智。當然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神武侯的忠心,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即便讓對方掌握軍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還體現了陛下對臣子的充分信任。

因此,在二人眼中,陛下的帝王心術,已經到了極高的程度。

所用之手段,並不是詭計,而是王道陽謀。

一如當初放燕王就藩。

如上一次的南征之戰,征服百越。

張正明和宋公文很清楚,有此手段的陛下,未來的成就無法想象,大魏的盛世,也會超越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可魏雲弈並不知道手下的那些大臣們在想什麼,他不收神武侯的兵符,純屬是因為忘了。

無防盜

這一天的時間過的很快,都是各種禮儀,繁雜的很,他便一直端坐在龍椅上。

時不時說兩句話,至於其他的,便完全沒有理會。

很快,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

魏雲弈也沒有猶豫,直接離開了大殿。

其實,後續還有宴會什麼之類的,但他實在是提不起精神,覺得很是無趣,便讓張正明主持,還不如和皇后與貴妃待在一起來的有趣呢。

對此,大臣們自然不敢說什麼,只能聽從。

反正陛下已經出面了。

賞賜也有了,將士的心也安了,也就沒什麼大事。

相反,如果宴會皇帝在場,大臣們反而會有些不自在,走了可以更加盡興一些。

此時。

在宴會上。

大臣和將領們相互敬酒,氣氛良好。

宋公文和張正明則也喝著茶,看著面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