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玦很絕望,因為真的沒辦法了。

當初,他在統一百越的整個過程之中,幾乎是無往不利。

幾乎沒有甚麼能夠難倒自己,每逢一戰比勝之,最終成為了整個百越之主。

即便在後面,面對大魏,面對鎮南關大將路安的時候,也能做到遊刃有餘,讓對方多數時候跟著自己的節奏走。

也正因此,讓孟玦心中產生,大魏名將也不過如此的心理。

所以當初王林在發出訊息的時候,他才會義無反顧,帶著手下的人前去突襲。

因為在其心中,大魏並不是一個無法戰勝的對手,加上自己親自出馬,定能夠馬到功成。

可最後的結果,卻是那麼的不盡如人意,一直到現在,他都在陰影之中。

畢竟這樣的失敗,是孟玦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

而自從大魏皇帝來到鎮南關之後。

這種失敗,就一直伴隨。

到現在,讓他感覺到了無力應對。

那大魏皇帝,真的太厲害了,似乎什麼都可以預料到。

沒錯,在孟玦的眼中,這一切都是大魏皇帝帶來的,就連此次自己想要引蛇出洞的目的,都已經被對方得知了。

否則的話,為什麼面對自己連續數日的攻擊,鎮南關守軍沒有任何反應呢?

肯定是因為大魏皇帝的命令,他知道百越快堅持不下去了。

故意這樣耗下去,直到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戰果。

不然,一切就無法解釋了啊。

“大魏皇帝,果然厲害啊。”

此刻,孟玦不由感嘆,但明明已經知曉對方的計劃和目的,卻沒辦法應對。

這種無力感,是他從未有過的,也確實不知道該怎麼做。

但也明白,再這樣繼續耗下去,會出大問題的。

“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或許,我能走第三條路,那就是投降.”

突然間,孟玦腦海中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因為這是唯一的辦法了。自己的後方已經出現了問題,又很難從各部徵調糧食,就算是可以徵調,但百越如此複雜的地勢,又如何能保證路線的完整呢?

萬一在途中出了什麼問題,不僅會出徵的大軍,就連山裡的部族都要受到牽連。

但沒有補給的話,等待他們的也只能是一個結果,那就是死。

而如果投降,反而會有一線生機。

孟玦想的是,大不了此次自己承認失敗,然後和草原部族一樣,與對方簽訂盟約,保證在多少年內,絕不進犯大魏疆域,再不濟,再納幾年貢。

如此一來,不僅能保證手下大軍的安全,還能讓各大部落,不再為糧食發愁。

只是,他對此還是有些糾結的,因為這樣的話,未來在想要將百越建立成一個國家,會遇上很多阻礙。

至少大魏那一關就不過去,一個統一的中原王朝,怎麼會允許身邊有一個國家呢?

就算能有,要麼是與自己實力差不多的,如天度。

要麼就直接選擇臣服,奉大魏為主,如當初沒被滅國的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