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志要參與進北境與草原部族間的大戰?

聽聞此話,張正明先是一愣,然後臉上浮現出一陣驚喜。

自從上一次高陽之戰後,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對於宋鴻志的評價就越來越高。

畢竟那不是一場小戰,而是滅國之戰,對方卻能夠贏得那麼漂亮,沒有絲毫拖泥帶水,就連損失都沒有多少。

即便放在史書中記錄的那些大戰中,如此勝利也是非常罕見的。

尤其宋鴻志,還是第一次上戰場,完全可以說是天賦異稟。

當初兵部尚書林遠松,就很可惜。

陛下沒有將其派往北境,與神武侯一道,抵禦超遠部族。

而現在,張正明聽到這件事情,心中自然高興。

他非常清楚,鎮北關有神武侯這樣的存在,怎麼都可以保證沒有多少閃失,若在這種時候,宋鴻志又出手的話,完全可以成為一支奇兵,讓草原部族手忙腳亂。

說不定,能夠乘此機會,一舉擊潰草原部族南下的腳步,為朝廷再次贏得大勝。

“好,鴻志有這個心,很好。”張正明不由感嘆道。

對方現在是高陽都護,按理說只要將高陽治理好,就算是立功了,可卻心繫朝廷和北境,選擇出兵,完全就是一片誠摯的愛國之心啊。

“他是國戚,做這些事情是應該的,老師無需如此的。”旁邊,宋公文聽到誇獎後。

當即就站起身來,微微躬身,覺得兒子這樣做,完全在職責當中。

畢竟,若是沒有陛下和朝廷,對方怎能走到這一步呢?

一個人即便有天賦,有才能。

但若沒有可以施展的機會,那就是一個普通人,自己是如此,兒子自然也是如此。

至於調兵的事情,宋公文並不擔心。高陽都護,完全有調兵對外出戰的權力,都不需要朝廷批准。

當然,他非常清楚,這種事情,必須要保密才行。就像老師剛剛說的那樣,鴻志可以成為一支奇兵,只要用的好,會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而張正明,對此也並沒有繼續過問,知道這種事情,就讓宋鴻志自己看著辦就可以了。

隨即,他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不由道:“對了,最近應星主導的那兩項大工程如何了?我看了一下戶部的賬目,這段時間花出去了不少錢,必須要有成果才行啊。”

宋應星自從主導大運河以及魏直道兩項工程後,就離開了京師。

而這兩項工程,所在的地點不同,所以要跑來跑去。

尤其是運河,關乎著大魏的千秋偉業。

絕對不能有絲毫馬虎。

雖然張正明此前,在工部那裡得知侄子在這方面確實有造詣,可真正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

尤其現在,戶部的銀子如同流水般花出去,萬一最後什麼都沒有,對方就是大魏的千古罪人啊。

至於為什麼要詢問宋公文,自然還是現在的張正明,雖說與侄子的關係緩和了不少。

但這期間也沒有通訊件,最多是從工部的官員口中,聽到些許訊息。

而張正明如此關心自家侄子。

就是擔心,對方會把這件事情弄砸。

丟掉官職什麼的無所謂,重要的,是會牽連到萬千百姓,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允許的,想著侄子若真沒有這個能力的話,就直接撤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