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所有考卷都被收上來之後。

數名太監,在王謹的示意下走出來。

然後將那些舉子們帶出了承天殿,前往另一個廂房進行等候。

殿試當天舉行,當天就會出結果,所以考生們並不需要離開皇宮。

只需要等待最終的結果就好了。

而考試已結束。

歐陽疾就被一眾舉子們圍住,詢問他都寫了什麼。

論千古昏君,這個考題,確實出乎了眾多考生們的預料。

須知,他們之前準備的,都是有關於治國之道的,一直都在熟讀這方面的書籍和文章。

更有甚者,將太傅張正明著的《治國疏》前前後後一字不漏的背了下來,為的就是能從這方面進行參考,然後寫出一片不錯的文章。

畢竟,很多人都知道,參與殿試考卷批閱的,以這位太傅大人為主。

可現在這個考題,倒是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只能重打腹稿。

然後硬著頭皮,開始答題。

而在結束後。

他們也全部都圍在歐陽疾身邊。

因為此人,是此次科舉狀元的熱門人選。

想要聽聽他對這個考題的想法,還有寫了些什麼,然後對比一下自己,差距又在那裡。

歐陽疾自然也是笑臉相迎,與眾舉子開始交談。其實他寫的,也並不是什麼驚世的文章,畢竟此次的考題就已經限制了自己的發揮。

論千古昏君,他當然要按照題目來,先是列舉出一些昏君。

再將這些昏君當政時的一些舉措寫出來,加以評價。

最後在寫下自己的見解之類的。

事實上。

歐陽疾覺得雖然不是自己所擅長的,但對於那些昏君的評價,還是很到位的,因此就說了幾句寫下的幾段文章。

而旁邊的舉子們在聽到後,一個個都是不由點頭。

認為這位狀元的熱門人選的才華,還是遠勝於自己的。

心裡覺得,歐陽疾此人,幾乎鐵定要位列三鼎甲了。

畢竟對方還有個會元的身份在。

無論如何都不會跌出二甲。

只不過到底能不能拔得頭籌,他們不好說。

畢竟這需要當今陛下欽點。

所以此刻,眾人心中都有些焦急。

而歐陽疾也沒有與眾人繼續攀談,當即轉頭走向另外一邊。

在那裡,陳玄策一人端坐,雙眸緊閉,看起來並沒有絲毫的緊張之色。

這就讓歐陽疾有些好奇了,自己這位好友能說會道,所到之處,不管在什麼時候身邊都會圍繞一群人,可現在卻如此的安靜。

不過他也沒在這方面過多猜想,而是走到對方身邊道:“玄策,你都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