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攤丁入畝,開始施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翌日清晨,天還未大亮。
三人兵分多路,按照計劃,開始施行攤丁入畝。
宋公文作為主要負責人。
首先要做的。
就是召集龍陽府各級官員,將此事通告下去。
土地兼併。
不僅是大魏現在的問題。
也是歷朝歷代以來,都難以解決的頑疾。
如今,大魏王朝延續前朝制度,收的都是田畝稅和人頭稅。
人頭稅也叫做丁稅,意為只要在官府登記在冊的。
但凡男子,無論老幼,都需要交稅。
除了考取功名之外。
幾乎避無可避。
不過相比於人頭稅,田畝稅就好操作多了。
所謂田畝稅。
就是按照各家各戶田地的多少,進行交稅,也是如今朝廷稅收的大頭。
可天下的田畝是有限的,而朝廷的開支是不斷加碼的。
因此到了魏雲弈這一超。
收到的田畝稅,反而比先帝時期還要少。
原因呢,也非常簡單。
富人個官吏,雖說田畝廣大,但都有免稅的法子。
再不濟,也會想盡一切手段,避開朝廷稅收。
如果是上頭追查下來,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也不算什麼,無非是象徵性的交一點罷了。
至於沒有地的窮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基本收不到稅。
所以這朝廷每年收的田畝稅,幾乎都壓到了那些地本就不多的農民身上,而農民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來不僅要給地主交租,還需要向朝廷交稅。
致使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愈發的雪上加霜。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百姓沒有辦法,為了不交稅。
從而會選擇將自己的田地,轉到有免稅資格的秀才會舉人老爺名下。
如此,就是大戶不交稅,窮人也不交稅。
使得能夠交稅的田畝越來越少。
這種事情,不僅是在龍陽府,是整個江南,乃至於全國都常有的事情,而此舉,又被稱之為:投獻。
可稅收,是每個地方官員的重要政績,收不到田畝稅,就意味著通不過戶部的考核。
連帶著吏部上面的評價,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此,有些官員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既然收不到田畝稅。
那就加大對於人頭稅的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