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不知道他這番話這些人能不能聽得懂,但這正是他要向外邁的第一步。

這些人還不容易脫離了淮泗那群氏族豪門,來到東安這個偏遠之地,正是他們脫離氏族的束縛的好機會。

此刻一定要堅定信念,絕對不能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太子殿下教訓的是,我們據守再次已經無路可退,傳國玉璽對於我們現在來說反而是個負擔。倒不如將其拋下,換取一時穩定。等到我們實力強大之時,再將其奪回。”

袁耀聽後暗自點頭。

該說不說,韓胤屬實能夠看清此刻所處的境地。一席話說的滴水不漏,是個人才。

兩人的話也打消了屋中眾人的顧慮,同時也讓他們想起了現在所處的環境。

當初袁術坐擁荊州南陽郡、豫州汝南郡、揚州九江郡。沿江淮流域橫穿各州。看似沒有袁紹的冀州的面積大,但因為在長江流域,物產豐富,人口眾多。軍隊更是高達二十萬,笑傲群雄。

當時獲得這種情況任誰獲得傳國玉璽都會心生膨脹。

可如今則是不同,兵馬只有一萬多人,收容百姓兩地加在一起也僅有十萬之眾,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這時候抱著傳國玉璽無異於懷璧其罪,任誰都惦記著這塊肥肉。

如今袁術到達東安的訊息已經傳遍天下,要不了多久這裡還會成為眾矢之的。

與其這樣倒不如按照袁耀所說,利用傳國玉璽來轉移視線,換取一時安定。

見到眾人從默然到點頭贊同,袁耀心中也寬慰了許多。

這些人都是跟隨袁術而來的寒門子弟,以後必然會是袁家之中的骨幹。

只有讓這些人心悅誠服,才能真正的團結一致,向前發展。

“我跟諸位透個底!”

眾人神色一怔,目光投向袁耀。

“今後我們袁家隊伍不會接受任何氏族豪門的饋贈,更不會引入那些所謂的名士。凡是想要入我軍中,必須捨棄這一點。”

“想必大家之前吃過這種苦頭,自然知道內部矛盾激化的禍害有多大。”

袁耀的聲音不大,但卻震耳發聵。

屋中這些人都是跟著袁術一步步走過來的,自然知道內部勢力內耗有多麼恐怖。

原本袁術麾下有三股力量,分別是各地名士大族,親信部屬以及依附勢力。

親信部下跟隨袁術,稱帝之後加官進爵自然高興。

但依附勢力當中卻以孫策為主,孫策身後是孫堅的舊部,同時也代表著淮泗各大氏族。

各地名士與淮泗各大氏族的明爭暗鬥至此拉開,雙方圍繞著利益自然不會輕易罷休。

以至於袁術集團內鬥愈演愈烈,直至最後眾叛親離,落得如此下場。

如今袁耀的話已經將這個口封死,從此以後再不允許所謂的世家進駐到袁氏軍隊當中。更不會讓那些所謂的名士拉幫結夥,暗中勾連。

從根源上杜絕這樣的情況再次發生。

“可這樣單單隻靠寒門士子和這些百姓,想要翻身實在太難。”李豐目光掠過一絲擔憂。

“難嗎?這樣不才更有挑戰一些。”袁耀唇角閃過一抹自信的微笑。